很遗憾,没能在更为充足的时光里来磨练自己的这个技能,不过也还好,什么时候起步都还不算晚。这是李笑来常提的观念,我想群里的小伙伴绝大多数是因为李笑来才开始动笔的吧。李笑来给写作下了一个定义,有用加有趣,实在做不到有趣,但是一定要有用,这个“有用”的定义或许没那么狭隘,不是看了某个文章获得了某种技能才算有用,就像郭德纲,他的文章,当然一般是听,给人带来愉悦感,也叫有用。
有用其实也挺狭隘,任何一篇文章,不可能有60亿的受众,罗振宇在混沌研习社演讲时表示:“要是有10万人真正喜欢我,我就心满意足了。”李笑来在深思很久之后,选择了成长类文章,成长类文章并非适用于每一个人。
其实,我还没想好我为什么要写作。更谈不上选择什么样的受众,前一段时间,精英日课给了我一点心理安慰,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其实有时候目标不用那么明确,只要时刻记得自己在为自己构建一个系统。我虽然对写作的定位还很模糊,但在其他方面还是有挺强的目标感,比如说:英语,正在每日持续的精进中。为了精力充沛,我爱上了锻炼,以至于我已经好几年没有睡过懒觉了。
在我从厌学者转变为有那么一点点上进心的人的时候,我会每年给自己一两次的写作总结,发到朋友圈总是被之前一大群同学的围观。然而一年一两次的频率好像低了一点。在去年10月下旬,因为受李笑来文章的一点触动,我开始每日留言,每天200字以上,坚持了100来天,当我听了《刻意练习》之后就放弃了,原因是精进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及时的获得正负反馈呀,虽然我的留言也经常被精选,不过,留言多了似乎就找到规律了,1,更新6小时以内留言(精选只有200条,选满了,再好也没得选)2,只要迎合当天的观点,再适当的渲染。一般都能进精选,然而达不到真实反馈的效果。
我虽然还不清楚为什么写作,但是我知道写作的好处,那就是更能聚精会神的去观察、去感知周边的人或事儿。这种感觉很美妙。会让周围人对你说:“哇,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然而并非记忆力好,只是多花一点注意力而已。写作可以更好的磨练自己的这方面的能力,我想这也是传说中的输出倒逼输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