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控糖控糖
吃糖到底能怎样……
会拥有快乐!(可能是短暂的)
“糖”是所有单糖、双糖以及多糖的总称,例如葡萄糖、果糖、果葡糖浆、麦芽糖、乳糖、白砂糖、冰糖等等。
糖,确实能让心情变好。在摄入甜食或高淀粉食物后,一方面,快速供能会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另一方面,会快速增加胰岛素分泌,高水平的胰岛素会增加色氨酸的利用率,而色氨酸会快速进入细胞转换成血清素,进入脑中,使人愉悦。不过,现在一提到糖,许多人都如临大敌,控糖、限糖、无糖成为了一种新的健康理念。
吃糖多了有哪些坏处?研究表明,长期摄入过量甜食会导致肥胖及痤疮;会加速人体衰老,降低免疫力,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还会减慢神经肌肉反应,让人变笨!
甚至有伦敦大学一项大数据研究样本表示,大量、长期摄入糖,可能导致抑郁的发生或复发。
不过,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控糖不是戒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倡控制添加糖摄入量,建议每天添加糖的摄入不超过50 g,最好控制在25 g以下。
“控糖”要点:
(1)尽量做到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更不能用饮料替代饮用水。
(2)少吃甜味食品:糕点、甜点等。
(3)做饭炒菜少放糖。
(4)要学会查看食品标签中的营养成分表,选择碳水化合物或糖含量低的饮料,注意隐形糖。
(5)在外就餐或外出游玩时更要注意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
在“控糖”潮流下,无糖饮料火了起来。它有甜味,让人有喝甜饮料的辛福感,号称“0糖、0卡、0脂”,没有能量负担,还能减肥……
这类无糖饮料,严格意义上并不无糖,只是含糖量低于国标,所以可以在包装上自称“无糖饮料”。
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的规定,“无糖”指每100毫升含糖量不高于0.5克,并非真的无糖,“零热量”表示每100毫升热量不超过17千焦(约4大卡)。
无糖饮料比普通饮料能量的确少很多,那么喝进去是不是就能减肥了?
这个想法有点单纯。
得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六千多名人员进行了7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经常喝无糖饮料的人反而更容易出现体重增加。研究人员推测,这是因为虽然这些甜味剂没有能量,但其甜味作用能干扰人的代谢,增加食欲。
喝无糖饮料虽然能减少部分能量摄入,但会让人们吃更多食物,总摄入能量还是增加了。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分析研究发现,那些肥胖人群,虽然喝无糖零度可乐类饮料,但是往往会吃更多其他高能量零食,结果他们的体重并没有减少,甚至还有增加。就像我们很多人以为喝的饮料无能量,就对其他食物的能量摄入放松了警惕,毫无顾忌地吃零食,结果总能量摄入不减反增,体重自然就增加了。
也有研究显示甜味剂短期内不会对体重产生影响,有观点认为用无糖饮料替换生活中所喝的含糖饮料,将有助于人们减轻体重。
一项研究发现,零度可乐有利于减重,但由于此研究是由美国饮料协会(American Beverage Association)支持完成的,有些科学家质疑研究的客观性和可信性。
总的来说,综合这些年的研究成果,没有证据表明无糖饮料食用量与减肥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所以,不要指望着靠喝无糖饮料减肥。
除了无糖食品不一定真无糖,有些商家在含糖量上也玩起了文字游戏。
当你看到食品包装上出现“0蔗糖”或者“不添加白砂糖”这样的标识,会不会下意识地认为这个食物里没有糖?
错了!它们不仅可能有糖,而且可能还有不少!其实,“糖”并不等同于蔗糖(最常见的白砂糖)。比如,声称“0蔗糖”的某款饮料中,就赫然出现了结晶果糖。
这时候,如果你认为它不含糖就放心喝,当你还沉浸在长不胖的喜悦中,你可能已经悄悄长胖,惊艳所有人了!
再比如,深受中老年人喜爱的“无蔗糖”食品——豆浆粉、麦片、谷物粉,也同样有很多迷惑行为。
比如,标明“不添加蔗糖”的豆浆粉,配料表上赫然出现“麦芽糖浆”。标明“未添加蔗糖”的中老年麦片,配料表里也有“葡萄糖浆”。
也就是说,专为中老年定制的豆浆粉、燕麦片里也含有添加糖。
对于这些商品的目标群体——中老年人来说,吃了长胖都算小事。如果糖尿病患者喝了这样的豆浆粉,血糖很可能会飙升,但找不到血糖升高的原因,反而有害健康。
所以千万别被忽悠了:“0蔗糖”不等于无糖,也不意味着更健康!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困惑:做一个普通消费者也太难了!
在购买食物的时候,不要被包装上的“0蔗糖”字样吸引,直接看背后的“配料”一栏。
最后的最后,向你介绍一个绝对0糖0脂肪0添所有人都能放心喝的终极健康饮品
.
.
.
.
.
水
看完了赶紧喝杯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