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福新告诉大家,人体的糖化反应需求可以通过日常主食来满足,所以唐福新提醒爱大家要正常吃饭。
唐福新发现大多数人摄入过多的糖来自于添加的糖。我们控糖的重点工作是“控制添加糖”。
控制添加糖的标准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出了平均值的量化标准——糖最好不超过25g。
添加糖摄入量是什么概念?唐福新给大家举例可口可乐的含糖量是每100毫升10.6克,一罐330毫升的可乐含糖量是35克。换句话说,世卫组织给出的推荐摄入量还不够一天喝一罐可乐。当然,世界卫生组织也考虑得更透彻。理想的是每天不超过25g,底线是每天不超过50g。有的糖友可能会抱怨50g不算多,每天一罐饮料就够了。
但是唐福新要提醒大家,这就是赤裸裸的控糖现实。我们的身体对过量糖分摄入的承受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低得多。唐福新建议你先选择每天不超过50g添加糖的目标,相对容易一些。
更重要的是,即使只是每天不超过50g,我们仍然可以获得明显的控糖效果。
而且,为了让没有系统控糖的糖友们更好的操作,我们只能追求一个平均值,就是今天吃了0g糖,明天吃了100g也算控糖成功。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控糖练习。
糖控制的三个阶段
控糖并不简单。不仅我们很多人离不开甜味,而且在现代发达的食品生产条件下,还有很多添加糖,不仔细研究是发现不了的。唐福新给大家举例比如酸奶虽然还是酸的,但也可能含有大量的糖分。所以,唐福新告诉大家控糖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阶段性的。糖友把控糖的过程总结为三步。
第一步:学会找糖
控糖的第一步,唐福新告诉大家并不是说一开始就不吃这个或者那个,而是要学会发现哪些东西含有大量的添加糖。唐福新提醒大家作为一种成熟的工业产品,添加糖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关于如何找糖,唐福新用了以下三种方法。
①味觉判断
通过口感来判断有没有糖是最容易的。唐福新提醒大家只要没有特别注明是无糖的或者用了代糖,那一定是在能明显吃出甜味的东西里放了很多糖。唐福新给大家举例比如各种饮料,各种零食,甜点,甜食,包括糖醋菜,只要味道不出格,都是非常容易判断的。
水果是一个特例。如果直接吃水果,虽然是甜的,但不是含糖的食物。这时候水果的糖分是内源性的,需要消化才能得到。
唐福新提醒大家鲜果榨汁后就不一样了。水果的细胞壁破裂后,里面的糖分会变成游离状态,可以直接被吸收。鲜果汁和糖水本质上是一样的。
②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通过果汁的例子,糖友们应该能意识到,靠味道找糖不一定靠谱。有时候不加糖的东西也可能有很多加糖,比如刚才提到的酸奶,还有咖啡。唐福新告诉大家这种情况下,要想找糖,就得透过现象看本质。
如果是超市货架上的加工食品,一般都会有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唐福新提醒大家结合这两个东西,我们很容易判断某种食物是否含糖,甚至是高糖。
唐福新提醒大家如果白砂糖、果葡糖浆等常见的添加糖能排在配料表的前5位甚至前3位,那么这类食品无疑是高糖食品。唐福新告诉大家因为糖可以改善口感和味道,所以在现在的食品工业中添加各种糖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你可能会发现,不仅酸奶含糖量高,辣条也含糖量高。尝起来有点咸的饼干和坚果含糖量一样多。
对于糖控来说,唐福新建议大家养成阅读营养清单的习惯非常重要。
③深挖生产法
如果你不确定你吃的东西是否含有大量的糖,唐福新告诉大家另一种方法是深入研究它的制作方法。
现在既然媒体很发达,唐福新建议大家在短视频平台上搜索“xxx是怎么做的”,大概就能知道某种食物是否需要放大量的糖。
第二步:精制糖控制。
在学会了如何找出食物中的糖分后,唐福新教你一个方法,把你能找到的糖分分为“可计算糖”和“不可计算糖”。
可以计算的糖是我们可以精确算出的糖。比如有营养成分表的饮料食品,或者自己做食品饮料的时候,糖是精确称量的。
不可数糖是指虽然我们知道有糖,但我们无法知道有多少糖。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唐福新给大家举例比如你吃了一个糖醋里脊之后,就不可能算出你吃了多少糖。
第三步:高阶糖控——甜控。
就像唐福新开头说的,自然界没有添加糖,所以人类没有添加糖也能活得很好。但是很多糖友可能不这么认为,因为在现代生活中,甜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东西。似乎没有甜食的生活是没有希望的。甚至唐福新还发现了各种代糖,用来满足不想发胖的人类对甜味的渴望。
就像唐福新之前说的,认为不吃不喝就活不下去的人,往往会把食物的地位放的太高。认为不吃甜食会抑郁的人,也把甜食的地位看得太高了。所以糖友还是要克制对甜食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