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的神话说明:你永远追不上流逝的时间
《夸父逐日》出自《山海经》,原文为: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而传说是这样的:
夸父是一个部落的首领,这个部落生活于北方荒原。他们都是力大无穷的巨人。
话说有一年烈日炎炎,太阳当顶,河流干涸,庄稼枯死,部落的人纷纷死去。夸父心如刀割。
他对部落的人说:我要追上这个可恶的太阳,捉住它,让它听我的指挥。
部落的人认为这很不现实,但夸父认定了这件事。为了族人的幸福,他上路了。
追啊追,夸父步疾如风,一连追了九天九夜,眼看太阳就在眼前了。夸父好想抱住太阳啊,但这时的太阳可不这么友好,它发出炽烈的光芒,令夸父睁不开眼,口渴得要命。
夸父只好跑到黄河边,喝干了河里的水,不解渴;又跑到渭河边,喝干了渭河的水,还是渴得历害。他向北方跑去,那里很多大湖,总可以解渴了吧。
还没等他跑到北方大湖边,夸父就渴死了。临死前那一刻,他心中一定是无比的遗憾吧!他扔了手中的手杖,用最后的力量,为族人营造了一座桃林。
这个神话故事,在我们今天看来,显然是极不真实的。地球是圆的,夸父怎么跑,最终也只是从起点回到起点;地球绕着太阳转,它们中间,永远是1.5亿千米的距离。
但这个神话是完全的不真实吗?它要表达的主题有英雄主义、造福他人、探索自然、征服自然,这些,不是我们今天都一直在追求和践行的吗?
在对这个神话的很多种解读中,我最喜欢已故社会学家、史学家杨公骥先生的解读。他认为,这个神话说明,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更快;走得越快,越会感觉渴,需要接受更多的水(这里的水就是知识的象征);也只有获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间竞走。这个观点,获得很多人的认可。
按照这个观点,夸父最终被渴死,大概也就说明知识无穷,你永远追不上流逝的时间吧?
所以,在神话的不真实中找到现实的真实,这是可以运用在写作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