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年少的时候,曾读过郁达夫的一本文集。
那时候,我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在一个乡村小学教孩子们认字儿。由于没有女朋友的缘故,尽管教书很认真也很忙,但空闲的时间仍然很多。
那时上个世纪即将结束,但网络还完全没有普及。没有电脑和手机,只有一台二手的18英寸黑白电视,和一大箱子杂七杂八的书籍陪伴着我。
那时候,一切都很慢。放学后偌大的学校独守空房的我,没事就练练毛笔字,看看书,实在无聊了,就把笛子拿出来擦拭干净,在窗前胡乱吹上一会儿。
记得这期间,曾读过一本郁达夫的散文集。但二十年过去,书名已经记不清,似乎是《郁达夫文集》之类。现在唯一清晰一些的记忆,是其中一篇文章对于“变态”行为的描写。大致是单身的男人,在夜晚到处瞎逛,看到人家户有晾晒女人的衣物,特别是内衣裤,就壮着胆子偷了回去。
说到紧要处,先说点旁的事:本文被锁多次,这平台我也是醉了。再作最后一次修改,如再被锁,爷爷就不玩儿了。
看到一些让人气愤的社会现象,气得人直想骂娘的,就想写一写,发点牢骚。此乃人之常情吧?但平台就不让你发。
我想大抵是鲁迅先生在世,估计他那些针砭时弊的“像匕首”一样的文章,也许也是会被锁文的,所以我何德何能?
很神奇的是:无意中发现,平台上,有些“神人”写的文章,譬如……之类,此处省略两个词,总之十分低俗露骨,颠覆三观,惊天地泣鬼神的,不但没锁且有不俗的阅读和点赞量。
所以我想建议:可以在首页大大方方地贴上8个大字“只谈风月,莫谈国事”。
言归正传,还是继续谈在今天无意间读到了郁达夫的生平后,对于郁达夫印象之改变。
前面说了,我对于年少时看过的郁达夫的散文集,印象最深的就是偷女人内裤的猥琐变态男,至于那个变态男偷女人内裤,是用来作甚,我想按照刚才我对简叔平台的看法,我觉得似乎在这里说了,可能也不会被锁,所以,我其实也不会在这里去细说,因为我相信诸位看官既然都是写作爱好者,估计想象力肯定也是很丰富的,对,就跟你们想象的一样。但是也许没有读过的朋友唯一想象不到的是,郁达夫先生居然会写这样的文章!为什么不可以写呢?因为郁达夫先生的很多文章其实是在写自己的心路历程(即评论所说的郁达夫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常常把自身经历作为文学创作的题材)——1933年之前写的散文,几乎每一篇都是。所以这样写是有很大风险的,像我这样的读者也许会想作家为什么要写出这样的事情呢?是不是自己这样干过呢?且因为我为了拿文凭而学中文时大体是对他的代表作之一《沉沦》是有些记忆的,所以综合起来,今天之前的我对于郁达夫先生的作品及其为人的总体印象,是觉得可以用“格调不高”、“忧郁”、“颓废”来概括的。
但是今天,本想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散文集里找一些关于环境描写的句段研习,但看了开首两篇后发现,其实青年阶段的郁达夫对于当时之社会是愤懑的。虽然他的作品里把自己概括为“零余者”——a superifluous man——对于社会认识是完全没有用的,心中只有“孤独之感”且觉得这“孤独之感”“便是艺术的酵素,或者竟可以说是艺术本身”——郁达夫还甚至规劝成仿吾不要结婚以便时时浸润在“孤单”之中以便能继续为他人带来“绝好的创造”,感觉很消沉,但却并不是只有“忧郁”和“颓废”的。郁达夫在给郭沫若的信中写到:“......我一个人衔了纸烟想想,觉得人类社会,毕竟是庸人自扰。什么国富兵强,什么和平共荣,都是一班野兽,于饱食之余,在暖梦里织出来的回文锦字”。
看了这些,我不禁惊叹——这是我印象之中的郁达夫吗?我开始暗骂自己过去之肤浅。又开始反思,自己之前学的是什么中文?!
毕业教书后,想到文凭之重要性(后来也印证了的确很重要,我拿到专科毕业证时刚好符合一个考试资格且一考中了头名;拿到本科毕业证那一年又刚好符合另一个规格更高的考试的资格且又一考中了第二名,我的两次工作的变动,都是有文凭在前面作为基础,否则考试都没有机会),又通过“大自考”拿了专科和本科学历,学的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且我多数学科自考的成绩都不下80分,之前还一直自诩,就算是真正进了大学校园的全日制大学生估计也不会比我学的更深,所以我一直认为对于古今中外之文学作品和文学家,基本上都是有比较准确的认识的。直到今天,我发现我对于郁达夫先生的印象,居然是如此肤浅和偏颇。我想,即便我学中文时每一科几乎都浪费了很多分数,但如果是真正进了大学校园去读全日制的汉语言文学,考试压力没有这么大,对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肯定是会慢慢读上很多的,就不会至于错得这么离谱。
当然,对于郁达夫先生的情史,直至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在批评。网上有个词语——“民国第一渣男”是用来形容他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有若干段情史:
郁达夫的第一任妻子虽然是父母安排,然而郁达夫的父母在安排时,考虑到了郁达夫是一个文艺青年,所以跟他安排了一个知书达理的女孩,所以并不算是那种完全不般配的包办婚姻,但郁达夫也还是不满意的,且在他的第一任妻子即将生产的时候,正在猛烈的追求第二任。仅此一例,用现在的法律和道德标准看来,说是“渣男”似乎完全不为过。
加上后面的若干段情史,一些人给郁达夫贴上“民国第一渣男”的标签。并认为他爱国和牺牲(被日本人杀掉)尽管可敬,但“渣男”的罪名是无论如何也洗不清的。
但是,
我想说,我不赞同。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特殊背景。郁达夫生活的是什么年代?在那个时代,虽然已经是经历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华民国,且无产阶级革命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影响,但毕竟是旧社会,中华民国和无产阶级革命是倡导“一夫一妻”制了,但执行了吗?一夫多妻在那个年代,像郁达夫这样的家庭,不是再稀松平常不过了吗?
我觉得,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评论过去的人物。如果定要用新标准去套,历史上“略输文采”的秦皇汉武,“稍逊风骚”的唐宗宋祖,“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以及后面的那谁谁谁,哪一个不是“渣男”?轮得上郁达夫当“第一渣男”吗?
相反,我觉得作为那个时代的郁达夫,或者说任何一个时代的“郁达夫”,这样的情况,都是可以理解的,都是不可以用普通人的道德标准去衡量的。
写这许多话,很多是废话,但却是我的真实想法。也算是我对于过去对郁达夫先生之错误印象的一种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