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教训或许就是后人从未认真汲取过教训——于少保、钱皇后的无奈

明朝于谦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个人生平出生:于谦出生于 1398 年 5 月 13 日,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祖籍考城(今民权县程庄镇于庄村)。

为官经历:永乐十九年(1421 年)考中进士。宣德初年任御史,曾严词责备朱高煦的过错,得到明宣宗欣赏。宣德五年任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在职期间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威望恩德遍布晋豫。正统十三年回到京师,任兵部左侍郎。

主要贡献力挽狂澜保卫京师:正统十四年(1449 年)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明朝军队实力大损,京师人心惶惶1。于谦坚决反对迁都南京,拥立景泰帝,并积极组织兵力保卫京师2。他调派各地军队开赴京师,进行了一系列策划部署,极大地安定了人心1。在京师保卫战中,他亲自督战,下令将士们退却格杀勿论,最终击退了瓦剌军的进攻,使明朝转危为安。整顿军政:保卫京师后,于谦对京营军制进行全力整顿,创立团营,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他还对一些农民起义的地方势力进行调兵镇压,维护了明朝的统治稳定。

个人品质清廉正直:于谦为官清廉,从不巴结权贵。“三杨” 主政时重视他的意见,而 “三杨” 去世后,太监王振专权,于谦因不迎合王振曾被诬陷下狱。忠君爱国:他始终以国家社稷为重,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保卫明朝的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

结局:天顺元年(1457 年),权臣石亨、徐有贞、曹吉祥支持明英宗发动宫廷政变,史称夺门之变。明英宗成功夺回帝位后,立即以谋反的罪名逮捕于谦,判处于谦死刑。于谦含冤而死,令人惋惜。成化初年,明宪宗将于冕赦免回来,于谦的官职得以恢复,皇帝还为他赐下了祭文。后来,于谦被追谥为忠肃。

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的事迹和精神为后世所敬仰,被誉为 “千古忠臣”。

钱皇后是明英宗朱祁镇的皇后。以下是关于她的一些具体信息:

出身背景:钱皇后出身于武将世家,祖籍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她的曾祖父钱整是成祖朱棣做燕王时的老部下,任燕山护卫副千户;祖父钱通官至金吾右卫指挥使;父亲钱贵继承祖传武职,多次随明成祖、明宣宗北征,凭借战功升至都指挥佥事,女儿被选为皇后之后,钱贵被提拔为中府都督同知。

与朱祁镇的婚姻:正统七年(1442 年)正月,钱氏被册立为皇后,这是明王朝有史以来皇帝的第一次初婚仪式。钱氏十六岁,比朱祁镇略大一岁,虽然姻缘的缔结是出于祖母张太皇太后之命,但朱祁镇对自己的皇后比较满意。

土木之变后的经历倾财赎夫:正统十四年(1449 年)发生土木之变,朱祁镇被俘。钱皇后得知可以用财帛赎回皇帝后,立即将自己的所有私财都献了出来,但大批的珠宝反而撑大了瓦剌太师也先的胃口,导致朱祁镇未能被赎回。残疾与哭瞎:得知丈夫无法返回且哥哥钱钦和弟弟钱钟也丧生在 “土木之变” 中,钱皇后日夜啼哭,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哀泣求告磕头求天。过度的劳累、粗陋的饮食、冰冷的地面以及长期的悲泣,使她的一条腿受了重伤,无法治好,眼睛也哭瞎了一只。南宫生活:景泰元年(1450 年),朱祁镇被放回,但被明代宗幽禁于南宫。钱皇后与朱祁镇以及一群妃嫔在南宫中相依为命,过了七年心惊胆战的生活。在此期间,钱皇后支撑着病体带领南宫中的嫔妃宫娥赶制绣品,以此换些食用来维持生计。

朱祁镇复位后的情况:景泰八年(1457 年),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复位。此时有人提议废掉残疾且无子的钱皇后,改立太子朱见深的生母周氏为皇后,但朱祁镇大怒,拒绝了这一提议,维护了钱皇后的地位。去世:天顺八年(1464 年),朱祁镇去世。成化四年(1468 年),钱皇后去世,谥号 “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与朱祁镇共葬于裕陵。

钱皇后对朱祁镇情深义重,在朱祁镇遭遇人生重大变故时始终不离不弃,她的经历也成为了明朝宫廷历史中的一段传奇故事。

——豆包


权力的争夺,人心欲望的不能满足似乎自古如今仍然继续着这样的逻辑和规律。

人是靠不住的,欲望面前、权力面前,人的不能满足、不能自律、自控,似乎是一定的。如朱祁镇身边的宠臣宦官就是他从小倚仗依靠的,而且对他也是陪伴他成长,无微不至给予他关怀的人,而这样的人一旦到达权力的巅峰他也开始恃宠而骄,有恃无恐,最后酿成了土木堡兵败的惨案……

而这样的惨案直接导致了明朝正统皇帝被俘,而于谦却力挽狂澜于既倒,有重整山河再造国家之功,在他的拥立下,为了确保国不可一日无君的现实,他让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继承大统,迅速的稳定了紊乱的民心和士气,而且积极固守北京,将徐有贞等人意欲南下避难的言论全盘否定,否则,大明就会是另一个南宋的偏安政权也未可知!

是的,于谦让边防军迅速集结勤王,让京城百姓即可登城固守战备,而且让通州迅速转运粮草补给等。

最终为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还有朱祁镇的钱皇后,她是紫禁城修好之后,第一位从国门请进的皇后,当年何等盛大的场面。来自海州(今江苏连云港)的钱皇后,仪态端庄、意气风发的从天安门、午门、端门进入皇城的时候,享受了几年太平盛世的她自然不会想到有这样的丈夫被俘的惨状。

由于她没有儿子,所以她下面的孙贵妃,也母凭子贵,有朱见深为依凭而权力渐盛。于是各种对钱皇后的不敬。

人的欲望是没有办法满足的,贪心不足蛇吞象。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昨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王振,正是在英明的皇太后以及辅政大臣杨士奇的相继离世,无法在受到约束的情况下,他频出昏招,才导致了朱祁镇的最终败亡。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这就是一件件、一桩桩前车之鉴的根源。

而钱皇后,虽然贵为皇后,她出生在普通官员之家,在年轻的时候虽然荣耀紫禁城,然而,没有儿子,23岁的皇帝丈夫任性而为,御驾亲征,结果被瓦剌也先俘虏……

钱皇后的命运也是受到了朱见深的生母的百般排挤,甚至死后都不让他入住朱祁镇的裕陵。哪怕她身前听闻丈夫被俘,她年纪轻轻就哭瞎了眼睛,甚至长期的卧着、跪着悲伤过度,而导致了他一条腿的坏死,残疾!

但,没有家族支撑,以及皇帝的庇佑,她最终一样受到权力的审判,在不公正的待遇面前,她一样的绵软无力,无可奈何!

当然,还有宫廷里的皇子,朱见深,随着父亲的被俘。叔叔朱祁钰继位,而一旦皇权加身,朱祁钰从原先的不想做皇帝,到最后不想放弃权力,不想让朱祁镇回来,甚至废掉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而让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作为太子。

幸亏,朱见济早夭,否则朱见深也难有机会。

是的,最后8年后,在病榻上的朱祁钰,还是被朱祁镇南宫复辟,随着官员的复辟成功,拥立成功。新一轮的政治清算又开始,拥立朱祁镇的徐有贞,又将之前反对过自己的于谦推向了风口浪尖,最终让朱祁镇无情的处决了社稷的有功之臣于谦。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成为了一代名臣的千古绝唱。

而这样的绝响似乎还在继续,忠臣很多时候都留下了悲情的际遇,生不逢时,甚为可叹!

而皇子身边的万贵妃,一位大朱见深17岁的宫女,由于一直呵护、陪伴朱见深,而又受到从小在政治的水生火热中的唯一依凭,这样的一位宫女不仅在生活上照顾朱见深,更在权力的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中给予了幼小的朱见深精神的依靠和慰藉,这也为这位本身就身处权力漩涡深处,从小就得不到父亲、母亲关照的孩子,最终一旦掌权又势必新一轮的倚重内侍,而导致王朝新一轮的权力争夺和危机……

历史的教训总是深刻的,又似乎是轮回的。而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后人的是,历史的教训或者就是人们从来就没有认真汲取过历史的教训……

——力 2024年11月9日 甲辰年十月初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