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早读半个小时,54名学生,学习状态分三类。

    第一类:时间观念强,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这类学生,穿戴整齐、手脸干净。他们来到教室,该值日值日,该学习学习。动作麻利,学习专心,不用任何人催促。他们的学习成绩自然拔尖。

  第二类:需要老师或者班干部催促,学习时偶尔会跑神儿,老师或班干部看他一眼,马上改正。这类学生一般不迟到,进了教室看看有没有老师或者班干部。如果有,马上读书、学习。如果没有,他们会说话,打闹。他们的学习成绩居中游。

    第三类:没有时间观念,不知道学什么,无所事事。这类学生,书、练习本、玩具、零食袋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把书包撑得满满的,新发的书三五天就卷角、烂皮,书上花满了小人、小狗、小猫。有的孩子还稍微干净些,有的孩子头发散发出一股味道,脸蛋还白些,耳根、脖子、指甲缝里都是污垢。

  他们除了说话,就是发呆、摸索东西,要不,就是在教室门口晃荡。老师或者班干部提醒他们,他们动一动,一转眼,他们又恢复成原态,该干嘛干嘛。上课还好一点,他们还能坐稳当,也多多少少能看一眼书。要是上自习课,那就不好办了。一张纸,一块橡皮,甚至一根线头,他们都能玩上半天。老师在他们身上花的力气最大,但是,收效甚微。

  同样的教室,同样的老师,孩子们的学习收获差别很大,原因到底在哪儿?

    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而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和老师通力合作。而这些孩子的家长,一般不会跟你配合,他们忙,忙的忘了自己的孩子。

    既然他们没时间管孩子,那干嘛要生孩子呢?只生不养,耽误的是这些宝贝儿。他们的智力并不差。

    谁来救救这些孩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