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女孩的父母多次打电话急着拜托我见见他们的女儿,说这个女孩子内向沉默,却让父母觉得很担心。一个下雨的周末,有一个来访者因故取消预约,我便让助理安排了这个女孩子的初诊接待。他们一家很快就到了咨询室,妈妈看起来很焦虑,女儿始终低着头,不肯看我,不过她的身体引起了我和助理的格外注意,16岁多一点的女孩子,有一个中年妇女一般的身体,庞大肥胖,行动迟缓。
观察这一家人的互动,我们很快就能发现妈妈是一家之主,爸爸和女儿的一切行动,都在妈妈的控制之下。在妈妈喋喋不休说话的空隙,我抓住机会问了女孩子一句“你觉得自己需要什么帮助?”女孩嗫嗫嚅嚅,边说着什么边看着妈妈,示意我去问妈妈。我坚持问她说,今天我想听听你的看法,你自己的看法。我强调了“自己”这两个字,并且一直注视着女孩的脸。女孩子说,能让他俩出去吗?助理把父母带去了别的房间,女孩长出了一口气,整个人都放松下来,瘫在沙发里。过了一会儿,她对我说,老师,我觉得我活得很没有意义。我回应她,青春期之前,孩子对这个世界以及人生都没有太多的思考,还在探索和了解,就像新下载了一个游戏,在学习“新手教程”。到了青春期,“新手教程”已经看完了,可是又没有下一步的指引,陷入困惑是必然的,所以会寻找人生的意义,几乎每个人都会这样,时间早晚不一。
女孩没有因为我的解释而变得振作,反而继续问,但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像我一样吃成这个样子,为什么我控制不住想吃东西,尤其想吃甜食呢?我问,你担心父母离婚吗?她很诧异,说,当然担心,要不是他们说我不来做心理咨询他们就真的离婚,我也不会来的,我很不愿意见陌生人。我猜,说这话的那个人是妈妈吧?孩子点了点头。
每一个孩子在青春期遇到的功课不同,有的孩子是容易被激惹,看起来像好斗的小公鸡,动辄就大发脾气,父母可以从行为和情绪上看到孩子的逆反。不过也有一大群孩子,因为家庭的因素,没有办法在行为和情绪上表达出来,转而攻击自己的身体,形成饮食障碍。在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体开始成人化,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外表有了很高的关注度。通常,对自己身体变化有积极看法的孩子,自尊水平也会比较高。
除了自身的认知原因,许多与家庭有关的因素也会影响到青春期孩子的饮食和体重控制行为。混乱吵闹的家庭氛围或者强势控制的父母亲,都有可能增加青少年患饮食障碍的可能性。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和情感连接的缺乏都和青少年的神经性贪食症有联系。有一个研究结果显示,患有神经性贪食症的女孩更加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变得沉默内向,有些会自卑,抑郁,甚至对自己绝望。
与神经性贪食症相对应,还有一种饮食障碍叫做神经性厌食症。常见于青春期女孩子,因为她们会强烈感受到对女性外在形象要求的社会压力。据调查,只有极少数青春期女孩对自己的身体表示满意。因此,她们会采取各种各样的体重控制策略,甚至有些人有极端的体重控制方法,比如呕吐、节食以及过度运动等。对一般青少年群体来说,神经性厌食症在女孩中的发病率远远高于男孩。
针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治疗,有很多的研究,也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对于饮食障碍,最有效的方法一定是家庭治疗,父母参与程度越高,效果越好。遗憾的是,多数父母认识不到这一点,比如上文提到的女孩子,当我和她妈妈谈到可能需要她先改变才能够真正拯救孩子的时候,她一脸的不耐烦,说,她的问题,凭什么我要改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一家人再没有来过,不知道女孩后来怎样了,我很担心她的压抑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不知道会是向外还是向内。向外伤害他人,向内攻击自己,这样的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