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近来一直在内思“做真实自我”这件事,至近两三日渐有所得,当然我所行思的内容未必是正确或具备普世意义的,ta们不过是我个人对人生的一些疑惑和反思。
我认为“做真实自己”有一个前提和一个界定性质的要义即明了“我是谁/我要成为怎样的人”是前提,以“真实”为本则是界定行事为人性质的要义。我为什么要将“真实”置于如此决定性的位置就在于不少人即便觉悟到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却仅以此为目的选择不择手段的方式。他们也许无所谓委屈了自己的人性将人生理想的美好粗暴的转化为功利性的目标,他们以为达成预期就是人生终极的胜利,却不知忘记的是自己的初心以及公众的利益,最终得到的不过是无法铭记的虚妄,丧失的是自己独立自由为人的立场。因此我希望自己能够在人生行进的过程中特别是起始阶段能够确立有意义合良善的愿景并在不委屈人性的前提下实现自我的价值,做真实的自我。
那么“我是谁”又该如何去诠释呢?这就首先要求我们承认自己只是生物意义上的普通人,天生的能力几乎不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当然不可否认个体原生家庭可能有的差距。以此为基石我们应该树立自己奋斗人生的自信——人生而平等,我思及我可以。然后再以现实背景准确定位自己的存在位置和赋有的事物,之后才有“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预期以及不尽的拼搏行动。
个体实际存在于世的形式和内容由两部分组成——自我的感知以及外界的形象。自我的感知一般偏向自我的认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甘于现在的生活或者有动力赶赴新的生活。当然必须承认世间还是存在着自我否定的情形,如此才有对比什么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生活方式。
如何做到“真实”我个人认为是寻找真我并世间真我的必备武器,没有它即便我们寻得了“自我”也可能在随后的飘荡中迷失于茫茫之中。因此我们在认识到“我是谁”后就应该进行脚踏实地的生活,有预期但不是奢望,有需求但不是欲望。只有用最真实的形态贴近自己的存在才能不偏离人有人性的一面。
我始终觉得真实的自我就是人生的锚定。我们在苦海中争渡时必有无数的风暴,如果做不到自己的沉着平静那么显然我们很容易被挫折和狂暴驱离既定的人生轨迹。这时候“真实”能让我们保持清醒并认清自己的能力冷静应对。我想没有妥协和虚妄的自以为是,我们才可能有过一山一海又无穷曲折的人生道路。
我不会游泳但今天下午应朋友邀请去了水库休闲。去之前我与朋友说只能穿着救生圈于浅水区走走泡水,我惶恐于少时溺水。到了水库后,朋友觉得我孤单一人难免乏味就建议我尝试往深水区游游,他们可以带着我。在尝试得知救生圈确实可以浮动我时我就动心想去尝试。试过才知那水与这水的不同,游过与没游过的心境差异。虽然这次游水我并未学会游泳但我突然意识到任何事情首先要愿意去了解ta,得知ta的真相后再根据自己的能力去确定是否可以实践ta,若能就该竭尽全力。
这世间没有真正的洪水猛兽但也绝不是百无禁忌,我们要勇敢去尝试一切可能到但一定要做真实的自我,这才是我们真正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