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班婕妤者,左曹越骑班况之女,汉孝成皇帝之婕妤也。贤才通辩。始,选入后宫为“小使”,俄而大幸,为“婕妤”。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婕妤同辇。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之末主乃有女嬖。今欲同辇,得无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太后闻而喜曰:“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每诵诗及窈窕﹑德家﹑女师之篇,必三复之。每进见上疏,依古礼。其后,赵飞燕姊妹有宠,婕妤恐久见危,求供养皇太后于长信宫,上许焉。至成帝崩,婕妤充奉园陵,薨,因葬园中。——《烈女传》
说起汉成帝,能让人最先想到的大概是他和赵氏姐妹的故事,尤其他的“宁愿醉死温柔乡,不慕武帝白云乡”,想来最终竟如愿以偿。却不知他后来是否曾记得他们的初相遇,他们曾经有过的美好。
她自幼便在书香中长大,绰约多姿,温婉多情,林下风气。初见他时,也带着些许娇羞胆怯,不敢直视天子威严,终于鼓起勇气抬头,便见他正温柔望着自己,带着淡淡笑意。这一刻,虽从未奢望过一生一世一双人,还是祈求上苍愿他能给自己一生的依靠。而他,也想用以后的时光好好呵护这个女子,给她安稳幸福。后来,他越来越爱她,爱她的聪慧她的美丽她的才情,而她也以为触摸到了永远。
他为了跟她乘同辇游后园特意命人制了新辇,费尽心思,她却婉言谢绝。她对他说,不能过分沉溺儿女私情。哪怕让他沉沦的是她,她也不愿。她总是恪守礼法,如此虽然德才兼备,但是不免带着淡淡疏离,就像夫妻间相敬如宾并不见得是件好事。日子久了,他就觉得乏味。
爱着的时候,什么都是好的,哪怕缺点也是可爱的。不爱的时候,什么都是无谓的。纵然出身名门德才兼备太后看重又怎样,她的忧愁她的孤独他终看不见了。人心本就易变,何况那面对着满园春色的君王。牡丹虽然高贵,可有时候比不上一朵野花来得俏皮可爱。她虽也曾知道自古帝王无情,却始料不及这天竟来得这么快,在她还有着如花容颜的时候,她就已失去了恩宠,不过即便如此,他终究还是尊重她的才学,只是,她再也得不到曾经的温柔。
她的资容比起飞燕合德并不逊色,才情更是无人能比,只是她太看重礼法,而这恰恰让他觉得乏味,他宁要略显浅薄的美丽,不要太过沉重的贤德。时隔千年,我们只能从她的诗中想象她在缺月挂桂桐,漏断人初静的时候的深深一叹。她经常想起她和他的初相见,若时间停留在那一刻该多么美好。他曾为她制辇,他曾和她一同游园赏花,他曾将她的赋视若珍宝……他驾崩了,倒在了温柔乡里,她为他守陵,后来,随他而去。
宠极辞同辇,恩深弃后宫。自题秋扇后,不敢怨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