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文字,读来感受颇深,修改后,存放于此,作为纪念。
文/风信子
老父亲八十多因为脑梗,开始变得痴呆,没办法,送到医院治疗。
大哥是出名的孝子,谁在跟前都不放心,自己日夜守在老父亲床前。
十几天过去,因为操劳,大哥早上起来发现拿手机都困难了,说话也不利索了,赶紧找医生,测量,检查,也是脑梗,父子俩你住在一个病房里!
作为女儿,身为妹妹,又是教师的我,平时上班忙,所尽为人女为人妹的事情有限……
母亲早在45岁那年,已经撒手人寰;二哥44岁那年,也是高血压脑出血,重症监护室二十多天,已经离开。
而今,父亲基本都是大哥一个照顾,现在是暑假,我就天天去医院……
。。
在医院的每一天,我都会推着父亲,在宽敞干净的走廊里,来来回回转悠,会遇到来自西面八方的病号,和陪护人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这些人,在走廊里慢慢熟络起来……
一位中年母亲,比我大不了几岁,推着20岁的帅气但面部呆滞的儿子,头上U型的手术后的疤痕很刺眼,母亲正吃力地扶他站起来……
因为意外摔倒,灾难猝不及防的降临在他年轻的身上……
我内心无限感叹:人生无常,母爱伟大!
。。
一位个子不高,干净利落的五十多的杨哥,推着90岁的老人,老人红光面面。
从杨哥嘴里知道,老爷子是体校的老领导,已经在医院三年多。
他是老爷子的远亲,照顾老爷子也已经三年多,每个月薪酬2700元。
他告诉我,医院里单间,一天70元,加上治疗,康复费,一个月费用八千多……
屋里有保鲜柜,电饭锅,老爷子女儿上班,每天加工送炒好的蔬菜,肉类等。
听他说完,依旧感慨,还是有钱了好,生病也不受罪!没钱,病都生不起,更别说住院的事儿!
。。
对面房间的老太太,是位退休的老教师,93岁了,身板直挺,满嘴牙齿(自己的),精神看起来很不错,就是说话不太清楚。
原本以为是闺女在伺候,谁知也是保姆,跟随也是三年多,住的也是单间,自己做饭,有冰箱,电饭锅,电磁炉,像居家过日子!
老太太每天生活很平静,或慢慢在走廊里行走,或静静坐在长椅上,看起来安静而有修养……
看起来,老太太的儿女们也都是收入不菲的一族。
可是,来医院很多日子,没看到出现过,只有这个身边的保姆,衣不解带地照顾着,陪伴着。
不由得想到自己到了这个阶段,会不会也是如此?
一阵恶寒涌上心头,人老的滋味儿真是不一般……
。。
和父亲临床的,是一对老夫妻,男的脑梗还有帕金森病,高个头,人看起来气色很好,就是行走困难,吃饭艰难。
他两个儿子一个闺女,进院时老头的老伴、妹子和闺女陪同来的,当天妹子和闺女都走了,一直没有再来,老伴一个人一直在无微不至的陪护,擦手擦脸,买饭喂饭,喝茶吃药,穿鞋入厕……时不时,俯下身轻声细语询问着,交流着……
老太太特别节俭,有时一顿饭就两个馒头一元,一份菜四元,有时买份粥,自己喝茶……
我看在眼里,很是心疼,就劝她这样不行,身体会垮掉的!
她解释说,吃饭少花点,不然吃药就没钱了。
每天上午清单一发,她一定让我帮着看看昨天花多少钱,还余多少钱,老头子赶紧嘴里嘟噜几声,老婆子就赶紧附身耳边说花了多少钱,还余多少钱……
她还告诉我说,老头子病了五年了,住了三次医院,以前都是自己的钱,现在没有了,儿子们凑的……
"少年夫妻老来伴"比啥都好,这一点深有感触!
。。
和老夫妻临床的,也是来自农村的一位大叔。
六十多岁,高个子,黑皮肤,一看就是常年操劳的人。
来的时候,小儿媳陪同,后来知道,二个儿子,大儿子和老伴在家替他招呼一二十头牛;二儿子一家住在郑州,儿子在外地务工,两个孩子在郑州,老头子不放心催着儿媳回郑州。
第二天,大儿子跟前的大孙子来了,开学上高一,每天就知道抱着手机打游戏,夜里打半夜,白天继续,打着打着自言自语,老头子看着生气也没法,基本没有发挥任何陪护照顾的作用!
老头子每天早上醒来就说,做梦在买羊和牛,还在割草喂养……说睡觉做梦累得不行……
入院第二天,老头子突然心脏不舒服,看起来难受得不轻,赶紧医生拿药服下。
等他缓过来劲后,听到他给儿子打电话说,把牛都卖了吧,二十二万全部处理,十八万给你妈,四万是你的辛苦费……
我感慨,他终于撞撞南墙,决定不再操劳了。
。。
晚上回家,给儿子讲述了这些不同的老人,将他们在医院的情形,有钱或者没钱的事儿说出来。
马上读中学的儿子也是感慨不已:“还得小时候努力,成为有本事的领导,老了自己有工资,能报销,病了不可怜!才能让自己的亲人过好日子享福……”
我欣慰地抚着儿子的头,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我们都明白,人活的,就是一个过程,一辈子生活的质量,靠不了别人,只能靠自己年少时的努力付出,年老时才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