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30号新华社发布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消息通知,通知里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每周三小时,直接炸锅啊。
热评里支持的大多数都是已成年的,或者是家长,但是争议的声音也是存在,就像网友说的,一天一小时,等个账号进去任务都做不完就要下线了,这要一刀切,切的属实是有点痛,尤其现在规定的18岁,但是现在很多高考完的孩子还没满18岁,考完想放松都难,上大学也玩不了,实惨啊。
但是网络游戏确实对未成年的影响太大了,它会造成孩子近视,会使孩子上瘾,会占用孩子学业、运动和感受现实生活的时间精力,会让孩子忽视现实、忽视身边人...总而言之,非常多坏处。
因此对于严格管理对青少年进行防游戏沉迷限制,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和种类,也必须要求网络游戏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净化游戏内容、设置青少年模式和防沉迷系统、用技术手段限制青少年玩游戏的时间。
网络游戏是造成青少年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吗?是让一个孩子走上歪路、损害身心健康、影响人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吗?
真正想学的不会因为游戏不学,但是不想说的总有无数种方法想玩游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账号交易事业到时兴起了,治标不治本。
管理是针对那些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家长无法管理而实施的,教育孩子本来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但有些人总在推卸自己的责任,总能给给自己的在教育上的失败和责任,找一个背锅侠。几十年前这个背锅侠叫小说,后来这个背锅侠叫电视、电影,现在这个背锅侠叫网络、电子游戏、追星、早恋和手机短视频,以后也还会有新的背锅侠出现。
比如有的家长,自己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刷短视频、打游戏和抽烟喝酒赌,却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做自己正在做的这些事情,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却要求自己年幼的孩子要做到,然后怪罪游戏和短视频害了自己的孩子。
相比于打游戏,其实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影响也很大,消耗时间,更加容易上瘾,更容易带偏青少年的行为和思想,就连成年人都顶不住,更别说对于一个没有什么自控能力的青少年,更可怕的是,长时间刷短视频,会让人丧失独立思考、深度思考、踏实耐心做事情的能力,会让人刷成只会被动接受网络输入的傻瓜。
因此,加强学对生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宣传普及和培训,建立成熟有效的家校共育制度和体系,促进家长、学校的合作共育,共同监督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找到并发扬健康的兴趣爱好,也要求家长和老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