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中说“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意思是说没有父亲我依靠谁?没有母亲我仰赖谁?的确,母亲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而父亲带来价值感。一个孩子的成长,既需要母性的温柔体贴,也需要父性的威猛健壮。耶鲁大学一项持续12年的研究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
然而遗憾的是,当下很多中小学,男教师非常少,例如我校今年引进了12位老师,只有2位男老师。学生受到的多是柔性的影响,想不绵柔都难。再加上家庭文化,一向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维,很多父亲对教育孩子不屑一顾,认为那是“女人才干的活儿”,因此全班43人家长会只来了7位爸爸也就不足为怪了!
于是,课堂上,善于质疑、敢于提问、挑战权威的男孩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安安静静、不敢乱动、不乱说话的“美男子”。运动场上,善于奔跑甚至“野蛮其体魄”的竞技性体育项目,少了很多。桀骜不驯、敢说敢做、敢于担当、风风火火、善于发言等男子汉豪情,萎缩很多。
当很多男孩儿越来越“面”,像面团一样软,像面条一样脆弱。试想,让这些孩子和那些具有虎狼性格的国际人才相比,孩子就像听话的“小绵羊”。所谓的竞争,真的很无力。所谓的发展,真的很让人担心。
因此,父亲在家庭中也应该担当起教育责任,多去陪陪孩子,在孩子最孤独的时候,也能送上最贴心的安慰,或者带孩子参加一些对抗性、竞争性体育项。这样的影响多了,男孩子的阳刚个性,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展,才能避免“绵如羊”、“肌无力”,让男孩子威猛起来。
美著名心理学家杜布森认为:“让一个男孩和一个合适的男人在一起,这个男孩永远不会走上邪路”。这就是父教的“不言而教”的熏陶影响。他无形中会将男性自身的力量、阳刚性格、桀骜不驯等男性性情,传递给男孩子,让他们具有“雄性基因”。
有一句话说得好:“积攒再多财富,都不如教育出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所以,各位父亲,请担起你们应担的责任吧,因为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