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梦行动.阅读】
我是李圆圆,
我在坚持“燃梦行动”!
目标虽远,持行必至!
持之以恒,久必芬芳!
【目标】3年100本书
【打卡】第222天 20210901
【书目30】《明朝那些事儿》第六部
【作者】当年明月
【版次】2017年5月第1版
【页数】共347
【感悟】一个长寒假,半部大明史。奇才、将士辈出,令人眼花缭乱。故事尚未结束,精彩仍在继续。第七部,安排!
第一天(70)
【感悟】1.海瑞先生隆重登场。他被誉为“明代第一清官”,从上任淳安知县伊始,便以一己之力改变官场现状,并率先垂范,自己开辟个菜园自力更生,在母亲生日这天去菜市场买了二斤肉居然成了轰动天下的新闻。赴京上任,又备棺上书,把嘉靖骂得狗血喷头。他知死而死,无畏无惧。
2.张居正走向历史舞台。他天资聪颖过人,12岁即考中秀才,39岁位极人臣。他见惯官宦人家铺张奢侈,也体谅天下疾苦,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目标。
3.嘉靖驾崩,天下欢庆。皇帝做到这份上,也是没谁了。
第二天(126)
【感悟】1.高拱,眼光精准,知人善任。任命潘季驯治水,任命殷正茂平定两广之乱,任命王崇古守边关,平鞑靼,均取得长足的进步。
2.越读这些名人的故事,越觉得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人物、事件。绝大多数时候,很难用单纯的好、坏去评价他们。很多人的身上,有闪光点,有阴暗面,可能正反面的判断标准,是他们所做事情时候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的贪婪,还是为了国家利益着想。明智如王守仁,也懂得知行合一,也会用一些伎俩,也会舍小逐大。
第三天(149)
【感悟】在中国历史上,共同创业的人大都逃不过“四同”的结局:同舟共济——同床异梦——同室操戈——同归于尽。尤其是朱元璋时代,与他共同打天下最终得善终的人仅仅一人而已。
第四天(180)
【感悟】1.把复杂的问题搞简单,那是能耐。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把全国的税收由实物税变为货币税,避免了实物税的种种弊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同时,也奢华至极。他做的轿子,足有50来平米,会客厅、卧室、卫生间、仆人一应俱全,今天的房车犹不及。而且此轿还经常跑长途,相当于从今天的北京到武汉,1000多公里,拉风至极!
第五天(220)
【感悟】张居正五十八岁去世,死后被抄家。长子自尽,次子充军。可谓家破人亡。生前荣耀无人能敌,死后凄惨令人无限叹息。总有这样人生轨迹的人,绝不仅仅是他一人。他踩着很多人爬上来,最终又被踩下去。我不禁想,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或许,他们也看到了悲惨和风险,只是不相信,这些东西会发生在他们身上。他们总会觉得自己会得善终,会是个例外。支持着这些人努力攀爬的,是着眼于江山社稷,还是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在当权者看来,所有这些人,终是棋子一枚,弃则弃了,再补上一脚。
第六天(260)
【感悟】1.人生很漫长,但关键处只有几步。
2.戚继光“三十年间,先后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一败”,随着张居正的去世,他被调离蓟州,不久去世,从他的留言来看,他这一生波澜壮阔,死而无憾。
3.作为正义与公道的象征,海瑞的画像被贴到门上——当门神!
第七天(290)
【感悟】1.有感于作者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对日本战国时代的介绍、朝鲜的沦陷,大明王朝面临的外患的背景知识,介绍的面面俱到。有的时候想把一个问题阐释清楚,真的需要大量的、方方面面的背景知识。
2.朝鲜海战中出现一个英勇人物——李舜臣,发明龟船,所向披靡,其功绩堪比戚继光,是朝鲜人民心目中的功臣和英雄。
第八天(347)
【感悟】1.大混混沈惟敬——临时被选聘上来作为和谈使者,极尽其忽悠之本事。
2.狂妄但有资本的李如松作战天赋了得,身先士卒,在朝鲜战争中屡立奇功,被誉为不世出之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