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根本能力解构:废土生存者指南
一、核心能力本质:系统对抗力
普通人一生要对抗三大绞肉机:
1.基因陷阱(贪吃/好色/懒惰)
2.社会程序(消费主义/标准化人生)
3.认知病毒(短视频/奶头乐)
二、能力解剖图(五维生存矩阵)
普通玩家配置
顶级玩家配置
日均处理信息量≤1G
日均处理信息量≥5G
每天被消耗80%精力
每天保留60%精力
遇挫折即崩溃
把失败当升级包
线性时间观
多线程时间复利
被道德绑架
利用规则漏洞
一、如何减少刷视频/奶头乐?
1.早上做日计划,将休息时间也纳入计划中
2.执行计划时,采用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这样可以非常轻松地、柔和地提醒自己回归专注力的状态
3.将抖音的APP移除手机桌面,将视频号的APP移除发现页
4.随身携带Kindle阅读器
5.在沙发、床头放几本待看的纸质书
二、不盲从标准化人生
标准化的人生:考大学、找工作、结婚生子、相夫教子,做贤妻良母,以家庭为重,尊老爱幼,关爱他人。
不盲从,听从内心声音做自己:
1)不结婚也是OK的,只要自己是开心和幸福的;
2)做自己,散养孩子,放养老公;
3)春节可以不回家走亲戚,而是带着爸妈旅游。
三、如何每天保留60%的精力?
1.为什么要保持60%的精力?时刻保持精力充沛的状态。
2.充足的睡眠。偶尔熬夜后,起码在一周内保持充足的休息。
3.科学的饮食,碳水、蛋白和脂肪=5:3:2,保持每天肉蛋菜奶粗粮齐全。不吃/少吃零食、甜食及饮料咖啡。
4.适度的运动。早上起床后、中午午饭前后、晚餐前后,都是比较好的运动时间。运动半小时,专注3小时。
5.乐观的心态。悦纳一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该做事就做事,不内耗。
6.冥想
7.学习新知识,关注新动态,让自己与时俱进,保持进步和成长的状态。
四、如何实现多线程时间复利?
1.并行处理:机械化事情+脑力事情一起做。比如边跑步边听书
2.借助AI和智能化工具提高做事效率。如做好计划,让AI完善细节。如可以同时电饭锅煮饭,电水壶烧水、空气炸锅烤肉、洗衣机洗菜和炒锅炒菜
3.优先级管理:先做重要的事,将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捎带着做,给他人做,或者不做。
4.少于5分钟的事情直接做,不列入计划表中。
5.时间分块法:将每天的时间划分为多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专注于一个任务。
6.任务分解:从年度目标、月度任务、周任务到日计划,将大任务拆解成可执行可落地的小任务。
7.多用自动化的工具,多建立自动化的习惯。例如开电脑时戴防辐射眼镜和倒杯水,例如开车或散步时听书。
8.利用碎片化时间。3-5分钟,可以运动,查看邮件,拟定计划,读一篇文章,回复一个消息。
9.定期复盘和优化,确保持续性
10.减少干扰。手机常年静音,噪声中戴耳机,规划处整块时间做事。
11.预留缓冲的时间。在DDL之前,规划可以完成的最快和最合理的时间。
12.拥有多线程心态,习惯快速切换任务。
13.主题式集中做事。例如外出时做需要外出做的事,开电脑后集中做需要处理的文件,集中回复邮件等。
五、如何利用规则漏洞,而不是被道德绑架?
—— 与其寻找规则漏洞,不如考虑如何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通过创新和优化来实现目标。
1.了解规则制定的初衷和背景,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目的。
2.根据目标来做事,而不是跟着规则来做事。“跟着趋势走,不跟着政策跑。”结果实现了,过程大部分在框架内就可以。
3.了解很多行业的潜台词,在关键的问题上认真对待,在一些流程化的事情上可以做简化和打破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