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即在教学中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阅读教学一直是中小学语文课堂中重要的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我看来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暑假通过兴成长计划中关于阅读与教师成长的培训,感触很深,受益匪浅。让我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了新的思考和体会。
首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激发孩子内在的阅读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喜爱,所以才乐意接受。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用时朝莉老师的话概括说就是“吻醒”,通讲故事、多种方式的朗读、表演等激发孩子的兴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仔细观察看看孩子们有哪些兴趣爱好,可以通过孩子们的兴趣帮孩子们推荐阅读的书目;对于孩子们喜欢的书籍,教师一起阅读,然后针对某一书目开展班级阅读交流分享会。开展班级阅读交流分享会之前要提前布置教室,让孩子们能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
还可以带孩子到学校的图书馆,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老师引导阅读,给孩子提供一些阅读建议;还可以通过“每天阅读半小时”的活动,让家长把孩子在家的阅读情况反馈到老师这里。
其次,老师和家长不要有太强的功利性。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过程,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作为老师,我们背负着教学成绩的压力,有时会怀疑进行阅读教学是不是在浪费时间,怕阅读占用太多时间影响教学质量。其实纵观我们小学中高段考试,其中跟阅读有关的(作文30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在25分左右,口语交际5分)占了很大比例。所以进行阅读教学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在“磨刀”。只有通过平时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我们老师应该转变观念,应保证平时的阅读教学能正常进行。
作为家长也应提供孩子最大的阅读支持。比如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给孩子买书。不要在孩子读完了一两本的情况下就急于让孩子说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这样让孩子觉得他们的阅读是有任务的,会减弱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像《安的种子》里的安一样在合适的时机种下种子,然后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