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三个词时间感,时间统计,时间黑洞。我们先从时间感开始
一、时间感
先跟大家做一个互动,也是让大家去感知下时间。在这个环节当中呢,我需要两个同学跟我配合一下。然后我先找一个男同学,这个同学是你了,我看你不好意思看我啊,非常害羞,我非常喜欢害羞的男生,因为害羞的男生是非常有内涵,非常有魅力的。然后呢,接下来给你一个机会去找到一个你非常心仪的,非常一见钟情的女士做你的搭档好不好?有没有找到你的搭档?那接下来呢,我们这个挑战呢,它有两种,一种是很难,那一种很简单。大家认为很难的交给谁啊?毋庸置疑,肯定交给男士。你的考题是这样的,今天就是二零二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你是台上的主持人,现在是倒计时一分钟。这一分钟,你是主持人,接下来你要对全国观众说什么,做什么。深呼吸,准备一下,然后我们现场的观众一起跟我做动作,我们说Action,我们这个男同学开始表演,好不好?好,我们一起来说,Action,好,这个男同学开始演讲,然后演讲完之后,请问这个男同学,刚才这一分钟对于你来讲是一种什么样的感知呢?可能感觉很紧张,可能感觉,哇过得好慢,对不对?也可能感觉这个一分钟挑战非常的大,自己在冒汗,那接下来这个女同学,你的挑战是非常的简单,我们全场的同学呢,都可以静下来,然后我们把小手放在我们小心脏上去数自己的心跳,也可以闭上眼睛,然后开始数。请问一下,刚才这一分钟你的心,跳了多少下?这一分钟你又感觉到了什么?是什么感觉。我们看刚才的两分钟,每一分钟都是60秒,但为什么我们对于这个时间的感知却是不一样呢,我会发现,在现场呢,我们的同学在互动的时候,台下有的同学在玩手机,有的同学在当旁观者,有的同学也在跟着这个女同学在数心跳,其实有的时候我们活成了别人生命当中的过客,有的时候我们活成了别人生命当中有温度的陪伴者。这就是我们对于时间的定义。当下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呈现,是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时间,那我们的时间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也是我今天想给大家带来的第一堂课,让我们用心去感知自己的时间吧。
二、时间统计
接下来我们讲一下这个时间统计。
时间统计的一个方法或者说技巧呢,它是源于一本书《奇特的一生》,一个人柳比歇夫,柳比歇夫一生写过70多部著作,他既是数学家又是哲学家、昆虫学家。他会把自己的时间全部量化记录下来。所以他的人生非常的高效,他一生写了70多部著作,研究了20多个领域。我们常人一生是没有办法写出这么多著作的,能写出几本书就已经很厉害了,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他为什么会写出70多本书?就是因为他很善于利用时间,他很善于进行这个时间统计,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那现在我们先做一个互动,就是大家把你昨天认为最重要的5件事列出来,然后每件事大约用了多长时间?大家把这个时间也标出来。好,那下面我给大家三分钟时间来做一下这个互动。好,那大家写完了,我们大家也可以看一看我们的时间都用在了哪里?我们为什么感觉一年下来我们没有什么成长?或者说感觉我们的成长不够快。我们从大家写的那个事件中就可以看出来,我们大多数人写的都是杂事。那我们都把时间都用在了这些杂事、琐事上,我们能有成长吗?这也就是说明了,我们如何过一天就是如何过一生。为什么大家看似生活了5年6年,其实我们只是把一年的经验反复用了五六次而已,我们已经躺在哪里5、6年了。
三、时间黑洞
我们大家现在发现我们每天上下班的时候,有人说需要一个小时,那么来回就需要两个小时,那大家在路上上下班玩手机的时间就叫手机黑洞,或者我们在网上浏览淘宝,天猫,京东等买东西也会花去一两个小时,这个就是我们的网络时间黑洞。所以当我们把这个时间黑洞找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时间是可以充分利用起来的。就比如说我的人生导师海明教练,他在每次晨会前就能看完两本书,以他这样的看书速度,那么一年下来他要比大家多看至少500本书,那他的人生厚度就与大家完全不一样。那我们该如何充分利用这碎片化时间呢?我们可以把碎片化时间用来进行刻意练习,练习用思维模型拆解案例。当别人可以一个小时完成的工作,我们可不可以10分钟就可以完成?我们通过创建写作的模板和模型,比如我们可以一什么就什么,就比如说我现在有10分钟三分钟5分钟,我做什么?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把这个时间进行系统化的规划。也就是说,当你的碎片化时间如果没有被规划,它一定会被杂事所占据。所以当你没有规划,你就是在计划失败,没有规划,就是规划倒闭。那接下来我们看到,其实很多人在等车,排队的时候也都是在玩手机,那我们可不可以一等人就看书?别人开会的时候感觉很无聊在看手机,那我们能不能一开会的时候也在看书,只要一有碎片时间就看书。那这个就是我们对时间认知的一个真相。这就是为什么在同样的时间中,有些人能够产生很好的结果的原因。我们大多数时候是感觉时间不够用,导致我们越来越焦虑,这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很好的利用时间。
四、收获
这个心情有点跌宕起伏,今天是一早又处于懵圈的状态。昨天感觉刚刚进入状态了,今天又感觉有点懵圈。会后小组复盘,海洋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我的问题,知识储备不够,这种感觉太深刻了。当今天一上场随机抽取图片,让大家随机演讲的时候,我又开始蒙圈了,想着如果点到自己,看到那一章使命的图片,自己估计会卡壳,不会讲。
先复制吧,复制模仿再创新。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