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女儿闪着大大的眼睛,指着商店的一个可爱芭比娃娃的时候,跟你说:爸爸/妈妈,我想买!尽管家里已经有好多个了,这个与之前的都不一样,你买,还是不买?这是一个问题。
当你的儿子,拉着你的手问你:爸爸/妈妈,你看这把枪好酷啊,你给我买,好不好?你买,还是不买?这是一个问题。
有的父母可能会害怕孩子被拒绝,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而导致孩子有一份很痛苦的回忆,因此会毫不犹豫地给孩子买下来。做到有求必应。
有的父母则会严厉地拒绝。留下孩子的伤心失望地记着商店里的物品,并将这一份拒绝记在心中。
有研究表明,当孩子被家长拒绝多了,孩子长大后有可能变得抠门。而当家长大手一挥,次次都满足了孩子的愿望的时候,孩子有可能也会变得很物质主义。天啦,你会不会闪过这样的念头:做家长真的太难了!
那实际上,家长要怎么样定义,买多少数量的东西或者服务才是恰当的,才是为孩子好的?我想每个家长都想做个好决定,想做正确的事情,可有时候常常事与愿违。
在买与不买的场景来临之前,家长们可以做这样一些准备:
一、避免孩子看很多广告。因为广告片会让孩子更在乎玩具而不是玩伴的美德。
二、加强父母的影响,看看父母自己平时是怎么花钱的。家长可以开豪车,可孩子不能炫耀自己的游戏机?像这样的原因需要耐心地给孩子解释清楚。
三、要适当说不。不给孩子准备过分的物质,比如不给买最新的手机,不让孩子追逐最新的但不适合的流行歌手。
四、支持孩子真正值得拥有的东西和值得去做的事情。比如我的孩子再买玩具枪我一定不再支持,并和他说明原因。但如果他想要买一本好书,我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如果他想要踢好足球,也一定给他买舒服的球鞋,即使他已经有2双了。
做好以上的准备,每一次的买与不买,就不是一个问题了,即使说不,也不需要担心你的孩子会成为一个抠门小气的人。即使多买,也不会让他物质主义泛滥。
如果你想要进一步知道如何避免孩子成为物质主义的人,有以下建议可以参考:
一、多陪伴孩子,给孩子适当的自由,比如给孩子一定的时间玩游戏机或者看电视。
二、多陪伴孩子玩一些这样的游戏,比如可以这样做给他们一些特别的优惠券优惠券上的内容是可以增加额外的游戏时间或者即使不吃蔬菜也能吃糖,还有现在就停下手边的事儿和我玩游戏,这样类似的优惠券。事实上这样的游戏就是促进家人之间的感情。
三、在特别的日子,用与众不同值得回忆,但又不太奢侈的方式来庆祝。比如掉一颗牙齿就可以收到10块钱。或者掉一颗牙齿就可以收到一枚其他国家的硬币或者用不同的动物的牙齿。我们家掉了一颗牙齿,会收到一枚像下图这样的纪念币,纪念币上面会有一些男孩子喜欢的图案。
四、非营利性组织share save spend提供的方法,跟孩子讨论的三个步骤:
1、家人之间讨论捐献、储蓄与消费的三种行为,针对“想要”和“需要”进行讨论,以及广告在混淆这两者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2、孩子先纪录自己的消费行为,同时记录看到的广告的信息与影响,并讨论。
3、讨论零用钱的问题,以及如何在未来继续和家庭成员维持有关金钱的对话。
具这个组织的调查发现,参与了以上讨论会的孩子们都较之前有了更强的“经济尊严”。
因此家人之间的详细对话以及反省,似乎真的能有所改变。如果每个家庭里能持续地开展这样的一些活动,而且尽早一点开始,这将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希望当你的女儿再次闪着大大的眼睛,指着商店的一个可爱芭比娃娃的时候,跟你说:爸爸/妈妈,我想买! 这样的场景再次发生的时候,你能温柔而坚定的跟她说:好的,宝贝/噢,宝贝,这恐怕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