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要参加某VC组织的一个设计创业小型交流会。出席的创始人来自近日来最炙手可热的“设计创业”项目,包括人气爆棚的某设计师需求匹配平台、打动富士康为其代工的某智能自行车、充当健身私人教练的某可穿戴设备等。
作为一个“非主流设计创业”项目的创始人,我“带着肚子里的书,脑子里的野心,心坎儿里的情怀”,准备去听听诸位大神如何解读设计创业。写这篇文章就是以示重视,认认真真把那些感兴趣的问题过一遍,以期明天得到答案。
“设计创业”从去年开始搭着国内互联网及智能硬件领域的创业热潮,日益浮出水面。“设计思维”也有望成为“互联网思维”后的时髦概念(详细见我之前的文章《“互联网思维”后的下一波思潮是什么》)。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两年一批由设计师创立的科技公司在硅谷声名鹊起(如Airbnb, Pinterest, Tumblr, Path, Square, Behance等),给国内原本混迹于各种互联网创业圈的设计师们打了一针大剂量的鸡血。于是乎,“设计创业最好的时代”、“设计师的春天”等冲锋号响起。越来越多的专业设计师和非专业设计师(像我)都在为之呐喊。
虽然我们都在为“设计创业”呐喊,但冷静想想,我们认知中的“设计创业”是不是一回事?就像前两年从传统行业的草根企业家到新兴经济的“风口斗士”都在喊“互联网思维”。为了做好我们现在这个设计相关的创业项目,我这半年来参加了不少设计圈的活动,越来越觉得很多PPT里的观点我只能部分认同。于是才会有现在心中的这个核心问题:
到底什么是“设计创业”???
我想解答这个问题的目的,不是为了定义概念,而是想统一认知。解读可以多种多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少让自己的团队、投资者、战略合作者on the same page。更不想业界一哄而上,拿一个看似新奇的概念吹一个大泡沫里的小泡沫。
分解问题① “设计创业”=“设计师创业”么?
这是我认为现在谈“设计创业”时最容易混淆的认知。挥舞“设计创业”旗帜最积极的目测是设计师们。从乙方或团队支持的角色转换为核心角色甚至是领头人,设计师们当然喜闻乐见。
但问题是,在“产品思维”逐渐成为共识的今天,哪个靠谱项目里的创始团队里没有一个设计师?logo需要设计,网页需要设计,硬件项目需要工业设计师,app项目需要UX/UI设计师,还有类似全栈工程师的UED大牛。设计外包都是权宜之计。如果创始团队里有一个设计师,这个项目就算“设计创业”,那小米甚至阿里巴巴都算“设计创业”?好吧,那么,哪个不算?
硅谷那些香饽饽项目里的创始人,之所以称为设计师,是因为在硅谷“产品经理”一般也叫做“Product Designer”。“最美应用”的CEO、知乎大牛马力同学也用了“产品设计师”这个概念为《盐》系列的产品设计专辑命名。当然,像Airbnb的创始人的确是毕业于设计院校。
分解问题② 设计师作为核心创始人的创业模式是否在中国可以广泛复制?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写过,国外那些知名商学院都开设了“设计思维”相关的课程,推动商业、科技、设计的融合,促进后工业化时代和美学经济时代的商业创新,更好地愉悦眼球、打动人心、改善生活。
但敢问,国内培养设计师的院校是否为配备了足够的跨界教育?一个普通设计师的成长路线上,有多少商业培训、跨界学习的积淀?开几门经济、管理类的通识课,能帮助设计师理解“领导力”、“现代管理学”、“供应链管理”、“品牌营销”、“财务管理”等商业常识么?即便是国内那些985、211毕业的经管类学生,没几年工作实践,也不能具备应用这些商业常识的软硬技能。
不可否认,在用户体验越来越重要的今天,设计师的“感性+理性”创造性思维方式、对人性的洞察、对信息的可视化表达加上过硬的手艺,的确在商业创新过程中扮演一个越来越关键的角色。
但一个成熟的创始人在创业初期,除了犀利的思考、洞察、技能,至少要组织一个团队、创建一家公司、开发一个产品、运营一项业务,大部分中国的设计师们hold住么?那么,“设计创业”是不是只适用于少数的“精英设计师”?或者说,设计师作为创始人,在开始创业之前,是不是要做好更多的准备?
分解问题③ “设计创业”和“设计驱动的创新”之间的关系
“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本质是一种创新导向的方法论(Innovation-oriented Mothodology),倡导的是“设计驱动的创新”(Design-driven Innovation)。
设计出一个唯美的界面画风、逼格的硬件外观或惊为天人的交互动效,属于“设计驱动的创新”么?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因为放在不同语境下,答案可能就会不同。我在湾区跟Airbnb的设计团队交流时就问了一个问题,Airbnb并不是第一个做租房分享平台的,为什么能把其他竞争对手比下去?他们的设计总监回答,因为Airbnb的交互设计和视觉传达给用户一种更值得信任的体验,用户在Airbnb上更愿意把自己的房间租给陌生人或住到陌生人的家里。在这个case里,设计解决了信任问题,驱动了已有商业模式的创新。而国内最近兴起的很多短租平台,直接就开始抄Airbnb的视觉风格,以为这种画风是一种趋势,于是打开网页都是一个样子的首屏。
那是不是基于“设计驱动的创新”的创业项目就属于“设计创业”?创始人或项目本身其实未必跟“设计行业”有什么关系?
这就引出了最后一个分解问题。
分解问题④ “设计创业”的边界在哪里?
就如我在描述“ZUO设计”项目的起心动念时所说,我们是为了“设计”,不是为了“创业”。不免俗的说,这里的“设计”是指“设计创新生态”的某个环节。
那么“设计创新生态”本身涵盖了哪些要素?
我个人的理解,既然称之为“生态”,就要分内环境和外环境。
“设计创新生态”的内环境可以紧扣狭义的设计来规划流程,包括设计的发起、设计的过程、设计的产出、设计的评估,且除了“从0到1”的创新,这个流程是循环进行的。比如大部分提供设计服务的机构,主要是在“设计的过程”这个环节贡献价值,因为设计需求是甲方brief的,设计方案的决策和落地也是甲方控制和执行的。产品上市后的市场反馈也是对甲方利益最相关。
“设计创新生态”的外环境就比较复杂且不可控的,包括科技、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宏观因素。虽然我也鼓吹设计的强大威力,但是不可否认,科技绝对是创新的第一驱动因素。德国的现代主义设计、意大利的时尚设计、日本的民艺运动、北欧的有机主义设计等都渗透了其文化基因里生长出来的美学主张。中产阶级的崛起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商业化,经济水平决定了民众对设计的消费承受力(我认同小米的性价比思维只是阶段性的消费驱动因素)。政治格局的稳定性也决定了设计发展的走向和节奏,比如二战时期的工业美学、冷战时期的左翼激进风格等。而眼下的中国,外环境各个因素所传递的信号可以总结为:设计创新需求爆发,设计创新能力亟需跟进。
所以是不是跟“设计创新生态”相关的项目都可以算作“设计创业”?外环境是大家共享的,那么“设计创业”是不是更应该说清楚着力点在设计的“发起、过程、产出、评估”中的具体哪个环节?还是像BAT那样上来就说自己玩的是整个生态系统?
以上问题写在明天(突然发现已是“今天”)“设计创业”交流会之前,与一路同行的创业伙伴们共同找寻更好的答案。这个找寻答案的过程也许与创业实践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