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吴小丽,每日一篇原创文第1年零134篇(第499篇)
第十八章的《表》提到的仁义,孝慈,这在我们看来都是很好的礼仪道德,也很需要我们去大力推广,但是这只是表面上我们所看到的,涉及到内部,如果说,一个国家具有良好的礼仪道德,何须我们再去大力的推广呢?
所以《表》这一章,其实是提出了一个“表面”上的问题,我们国家的现状就是这样的:有仁义,但大道已经废了,有大伪,智慧也已经没了,有孝慈但其实六亲不和,有忠臣可惜国家已昏乱。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做呢?
《表》提出的问题,接下来的这章,第十九章《里》刚好就是对应着表来提出解决的方案。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问题到解决方案。
首先第一条是“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不要求百姓都按照统一的模式学习、成长,就像我们在养育我们的孩子的时候,不把我们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不为孩子提前规划好路线并要求孩子按照路线来执行,而是让孩子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真正想走的路,给予他自由选择的权利。
第二条“绝任弃义,民复孝慈”
不以“仁义”为统治的思想来压制百姓,而是尊重人的个性,尊重每个人。拒绝“一言堂”,拒绝仁义绑架,自由,平等,真正做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无论是国还是家,都应当做到互相尊重,而不是以仁义或者孝慈为控制他人的手段。
第三条“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不追求名利,放下巧诈和利益之心,那么整个社会的盗贼就会消失。
比如君子国,谦谦君子,以德为先,人人都不做鸡鸣狗盗之事,对于利益之事反而互相谦让,不希望对方吃亏,不追求利益的风俗使得整个国家没有盗窃等人物。
而这三条汇总起来最终还是那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如果每个人都能返璞归真,让事物都保持原来的本真与本质,譬如,看到花是什么样子就让它保持原来的样子,而不是让它经过各种修饰失去原来的模样。
每个人都能减少自己的私利与欲望,都为他人和社会着想,保持自己的本心,这才是长久之道。
所有的核心都在于:
让每个人发现自己本心的追求,让一切事物都还原到最本真的状态。
简单来说就是:
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