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24 秦锘
前三次分享了图画书对于孩子,在语言体验、传递亲情与幸福,还有审美启蒙的多重价值。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图画书对孩子想象力的拓展,以及怎么教孩子看图画书。
在现实生活中,会发现一些父母越来越早地训练孩子认字,至于是不是了解字的含义,或者学这么多字是为什么,好像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了。
现实中也有这样的父母,他们结婚和生子晚于他人,但他们却不那么焦虑孩子的学习,四季有序,大家都知道水果蔬菜不要吃当季的,而孩子太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似乎也并不合乎人性。因为读书不等于识字,识字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话说英文也不从背单词优先,推崇拼读。汉语的教学也是由音和形出发,或者从拼音进入,或者从象形文字解读。所以别太着急孩子学到了什么,读书不是修行,是享受。
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可以像养花,要灌溉,要施肥,要爱护,要坚持,但不要急,静等花开。
图画书阅读的过程中,要想专心地听故事,就必须具备独特的能力——想象力。只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肉眼看不到的东西,都可以用“心”看到。而图画书与孩子的想象力,有极密切的互动关系。丰富的想象力并非天赋,而是经由直接或间接的体验得来,体验越多,想象力越丰富。
当孩子的想象力不够发达时,图画书可以弥补其不足,使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所以图画书的品质非常重要。因为插画的品质会左右孩子想象力的品质。是优美还是乏善可陈?日积月累,就能决定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还是贫瘠。
在过去的三年半,我们坚持每周八本绘本,每晚读绘本故事,的确见证了孩子的成长,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色彩的运用能力,都是因为图画书的滋养。
怎么教孩子看图画书
孩子的成长是每天不断努力累积的过程,这种努力是无形的,所以教孩子爱书的最好方法,就是由父母亲自来教导。
“亲自”即不假他人之手,负起养育子女的责任,也是父母自身成长的大好机会。“满怀爱心”,父母所说的话,传递的内容,对婴儿而言,就像奶水或食物,是成长不可或缺的营养。
有人会想,孩子快快长大,五六岁能自己阅读了,我就可以轻松了。其实即使孩子已经能够自己看,父母最好还是照样念给他们听,这不是教条主义,据说孩子在三岁前已经能够理解一生中所用语言的四分之三,而自我阅读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适合更大的孩子。五六岁的孩子自己看图画书,大都是盯着文字一个一个地念,孩子的人生经验还很有限,自己看图画书很难了解更深的故事内容。
大人的读书经验,可以帮助孩子充分体会作者的心情和思想,对孩子的心理和智能的成熟都非常重要。丰富亲子的生活,建立心灵互通的人际关系,更是职场父母能够实现高效陪伴的一种方式,每天都要留出属于父母和孩子的专属时间,哪怕只有一个小时。
下面我们谈一下剥夺孩子阅读乐趣的情形,大家都可以参考一下自家情况。
尝试帮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
您是否经常在孩子听完故事之后,忍不住要问一堆问题?对于孩子而言,听妈妈讲故事,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但是为了应付妈妈可能的提问(这些问题多半有迹可循),孩子只好一边听故事,一边假设问题,准备答案。妈妈们,我们不是小学生的语文课,让孩子该快乐的时候快乐一点,有些成长是在酝酿中发酵的。
在正确的时间坚持做正确的事情,然后静等花开。“生命最质朴的感受,就是从心底最深处涌出强烈的、跃动的、无法压抑的喜悦。——《生命的意义》”。父母的笃定和成长,会在亲子之间交互传递这种喜悦,孩子自然会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