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前两天60大寿,给她买了衣服包包,嘴上说着不要,今天视频还是专门穿给我看。哎,时间过得可真快啊,一眨眼,老妈都60了,我都30多了~
不过,其实是很喜欢这个年纪的。
从原来的崇尚幼女欣赏到现在的熟女当道,听到越来越多的女性说出,3、40岁才是自己最好的年纪,我也是越来越有体会了,真的。
30岁出头,颜值还在线、身材没走样(客观判断依据是在街上和从乌鲁木齐返回的高铁上有人搭讪要联系方式)、行为越来越自在,内心也不太需要外界的认同来肯定自己的价值,真觉得是最好的年纪了。
20多岁的时候内心总是充满惶恐、不确定和动荡不安,工作的时候,写出了一篇受人认可的稿子,我总会担心这一次是不是靠运气,下一次我还能写出吗?或者内心自问,这一次遇到的这个难题我侥幸克服了,找到了答案,下一次我还能顺利过关吗?
但有了那么几年的工作经验之后,就慢慢越来越相信,不用担心,无论如何,下一次你一定写得出,任务也一定完成得了。于是,也就变得越来越淡定、从容和自信,有可以面对和解决任何问题的底气。
就连爱情里也是会变得淡定和有底气。以前情绪容易受对方言行影响,好像对方1/10的不周到,就会觉得被忽略,都会玻璃心。现在好像全盘想想,确定心意就好,不会因为一次、两次的被拒绝而受伤和陷于负面情绪。不在一起时就过好自己,偶尔想念,大部分时间自己做好自己的事;以前还会冷战,现在给个台阶就赶紧连滚带爬跑下来;以前嘴硬不认错,现在错了就道歉。哈哈,这就是长大了吧~
那天看《浮生六记》还在想,哈哈,如果是放在古代,我应该也可以像芸娘一样,把帮沈复找小妾当是趣事了。最好是能找一个厨艺超高的,性格我也喜欢的,这样我还能跟着蹭吃蹭喝。对方不必把对做饭的期待非放在我一个人身上,我也不必因为自己不擅长的东西而内疚自责。
不过这种开放需要是双向的,就是我不一定会去再找一个,但是我也必须有这种权利。我之所以专一是我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被要求被强迫,造成双方的不平等。我这样选择是因为我觉得可爱的男生太少,但是可爱的女生真的太多了,所以可以理解男生的其它贪迷,如果他还长期贪迷,那只是因为他情感上还只是没玩儿够的小朋友,所以等他长大就好。
那如果看到男友或老公和别人在一起,会吃醋、嫉妒嘛?仔细想想,本能反应肯定还是会的,但看那么多书、学着理性分析,不就是为了对抗自己的本能嘛,我应该可以说服自己(当然有孩子还是不行的,因为孩子是一种无法回避、割舍不断的牵挂)。
说服自己,不觉得被亏欠,真的是更容易感到幸福的事情。那天闺蜜打电话问我怎么样?毕竟她知道我来时的原因。我回答她很好,真的很好,甚至最初的原因都不是最重要的了。这个回答是真心的。
因为我一旦做了决定,就会说服自己爱上这个决定,热爱这个地方,热爱这里的食物,热爱这里的天气,热爱这里的一切,活好自己的当下。觉得亏欠,带着牺牲感,除了让自己过得不舒服之外,没有任何好处。闺蜜听了还在无限羡慕地说,她就做不到,还是无法彻底喜欢广东,总想回重庆。
好吧~这个也许和我的无根感和漂泊感有关系,也许和我从小看的书有关系。小时候常看三毛,于是就喜欢了流浪;常看张爱玲,于是就学会了矜持。三毛自杀了,于是让我开始思考死亡的事情,也就铸就了我底层生活逻辑里的悲观和外在应对上的乐观,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会先来,所以要努力积极的活在当下。
张爱玲最后独自死在公寓,被发现时尸体都臭了,于是独居变成了我害怕的事之一,32岁前我从来不敢选择独居,不过今年好像克服了,除了偶尔有没眼力劲儿的同事和过度热情的房东让我觉得有点儿担心之外,其它都非常享受。
好啦,碎碎念那么多,今天就先到这儿吧,得去加会儿班了,不然明天开会来不及。对了,今天唯一的不开心:终于在淘宝上找到的繁体字版《清醒的企业》,货发了一半,被快递退回了🤦♂️,看不到了呀,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