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与其说是分享心得,倒不如是一篇“检查”,自我检讨一番。很多教练应该有这样的经历,为什么我学了这么多,却还是不知道。或者说我能分析这个问题,发觉评估这个问题,却还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以前就是这样,那么问题出在哪?下面看我的检讨。
第一、“中了知识的毒”,我喜欢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但很少将所学的知识付诸行动,从而导致信息过载。我更喜欢获取新的内容,相比学过的内容,当然愿意花时间了解我不知道的知识啊,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态,导致信息过载,中了知识的毒。事实上,重复练习学过的内容,价值非常大。读透一本书的价值可比浏览10本书的价值要大啊。而且在旧知识没有理解透的时候,是很影响学习新知识的。旧的知识不停咀嚼,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每一次理解都不一样。
第二、“行色匆匆”,太多情况下贪图“快”。欲速则不达,以前可以花一下午去看蚂蚁搬食物,也愿意静静看着窗外。对于美好的事物我们都等得起,但是现在太急了,学一门知识就想熟练掌握,这本书只看一次就想印象深刻,貌似我们都很积极向上的学习,但回过头来却没掌握太多的东西。
第三、“重复”就像刚刚说的行色匆匆,喜欢一个人就期待对方立刻做出回应,如果没回应就转身喜欢另一个人,这样是得不到爱情的,也证实你并不真的喜欢。我们对于真正心爱的人,第一次不回应,甘愿等待,专心的守护,不管多长时间都愿意重复自己“爱的行为”。这个才代表你真的爱她。我们对于一个知识背后的逻辑,最底层的认识,是应该花时间重复学习,慢慢探索,不急不躁,自然会收获好的结果。
第四、“质疑,思考”,说一个人物伽利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在比萨斜塔上做出了文明世界的“自由落体”实验。另外,制作出望远镜,观测天文,有理有据的推翻“地心说”。就这么一个人物,让我最向往的是他能够有质疑,有自我思考。我们读到一本新书的时候,你没有对书中知识产生疑问,那么你并没有思考,书上说啥就是啥,这样的阅读是没有意义的。
比如来聊聊解剖列车
(以下是我的思考,不一定正确,但希望大家也一起带着思考阅读)
筋膜为我们构建出了人的整体视角,肌肉与肌肉之间有张力的传导,那么构成传导的两个肌肉他们的起点和止点是否很接近或是直接在一起。如果是这样,那么前深线从胫骨后肌是如何和内收肌传导的?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肌肉的纤维走势 是螺旋缠绕,那么在筋膜经线中,大部分的姿势动作是不是都是围绕螺旋线来主导?讲到螺旋线,我们即使是矢状面运动,但依然是伴随旋转,伴随对策模式,或是两侧的变向运动,一样可以通过身体的螺旋方式去缓冲,去发力。那体侧线存在的意义究竟是怎样?没错,《解剖列车》是一本经典权威的书,但是如果我们阅读,学习,不带着思考,不带着质疑去学习,我们也只能是知识的搬运工,没有运用,也并不会探索到最底层的逻辑。
我是吴苏,一个探究身体训练奥秘的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