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语文老师总让我们概括段落大意。并且总是因为概括不到位而失望,从而不喜欢概括。
初中之后,就没有人要求我去概括文章了。不过,有些好的做法,在失散多年之后,仍然会不自觉地重拾。比如多个词语一同造段,比如看诗词鉴赏辞典,比如概括。
之前写故事解剖,第一步就是对故事进行概括。只有在概括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抽象。如同地图,只标注主要建筑,而不是巨细靡遗地重现真实街区。在明确标注的主要建筑后,才能知道各个建筑之间的关系,有些是对称,有些是呼应,这样才一目了然。身在山外,并且俯瞰缩小概括后的群山,才能不至于“不识庐山真面目”。
看到过一篇张大春先生的文章,里面讲到一种语文练习,就是概括和扩充。一是将大篇的内容提炼,一是将短暂的内容衍伸,从而训练增强对文字的掌控能力。
这种掌控能力,其实就是写文章、写故事的能力,就是将文字流畅串联成有意义的珠链成品的能力。那么“概括”这个动作本身,就是一种书写能力的表现。如果在概括文章的时候,能理出文章里如葡萄茎的思路;那么也就可以首先构思思路,然后生长出文章丰硕的葡萄串。
不仅概括文章,概括短篇故事、视频也同样有趣。像是浓缩,像是暗语,一个词语就代替千言。这种暗语不限于体裁,但最终都可以用文字形式沉淀下来。
有时候概括就像是在做笔记,比如看一个视频,然后将其中的重点记录下来。但在概括的时候,不仅要努力辨析有几个组块的内容,还会着重注意各个内容之间的串联逻辑。如果串联的链条薄弱,那么这个视频的内容就是散碎的,如同一篇东拉西扯的文章,没有严谨围绕某个核心。
概括要抓出主要内容,更要不止于内容,才能达到概括的目的。一盘散沙没有价值,要发现其中埋藏的线索。
不仅读的时候,可以使用概括,写也可以用到。之前我觉得需要了解一下自己所写的内容,了解自己擅长写什么、爱写什么,但是又苦于难以测量词频、懒于分析自己的用词习惯。却在某个时刻忽然回想到,这是在苛求于字面啊,如果概括一下会怎样?
于是回望,那些“绘图系列”“常言系列”的几百篇的片段,像是黄昏笼罩的街道,只一眼,影影幢幢都在那里,所有的字句全被概括成一种两种感觉。无比熟悉,等我辨认,叫出它们的名字。
即便字句不同,这些一篇篇段落的内容也相去无几。就像世界上的人有千万面孔,可是无非那几个人种——过早的怀念过去,装模作样的人生感慨,他人境况的浮浅想象。于是就明白,我的笔下,很少抒发情绪,也没有“现在”,“当下”。
真要细数概括的用途,是说不尽的,连人生也可以用概括来审视,因为它是一种思维方法。
远航随笔
远航员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