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有言:“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意思是季文子对每件事进行多次思考才行动,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两次就可以了。”另有“三思而后言”,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即要适当地思考后再行动。
在即兴表达中,“三思”非常重要。即兴表达并不意味着漫无目的地呈现你的观点,想要成就一次成功的即兴表达,势必先思考清楚即兴表达的目的、内容及如何组织内容,即从三个角度来确定你所要表达的内容。这个过程我们将其简称为“三思三定”,它可谓是即兴表达的定海神针。
一“思”:即兴表达的目的是什么?
相信许多人在即兴讲话之前,都会担心自己讲不好,所以就会一直思考:“我要讲什么内容呢?又要如何组织这些内容呢?”这是大家都很难克服的“惯性思维”。
但实际上,表达的目的永远都要比内容更为重要。没有目的的表达,就如同没有帆的船,很难将内容送抵接收者的耳畔。况且每次即兴演讲至多三五分钟,对方在短时间内很难对我们所表达的内容产生兴趣,更不要说理解和接受了。
因此,每次即兴表达前,你都应该想清楚即兴表达的目的,围绕这一目的,确定表达的内容自然也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