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次偶然的邂逅,虽然你看不见我,但是你的名字我已熟稔———王君,一个有点男子气的名字,但是真正的你,有属于女子的豪迈,女子的细腻,女子的温柔,女子的大气。知道你是几年前,你来我们这个小城市讲课,讲的是《孙权的朋友圈》(《孙权劝学),那次课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天地。后来会去看你的文章,默默的关注“青春语文”、“语文湿地”,读你的书《更美语文课》《王君讲语文》,让我看到了语文原来可以这样有趣,语文的世界原来可以这样玩。
这个寒假有幸报名参加“名师优课———公益直播课”,在这里再一次看到了王君老师的身影,依然是那么的富有活力,70后的你依然气度不凡。这次王老师带来两节课《陋室铭》和《记承天寺夜游》,一个讲座《青春语文: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我先来说《陋室铭》,这节课王君老师以文化层面的“三次思辨” 统领整节课,第一次思辨:今人之歌唱———理解迥异。王老师精心选择了卢一凡唱的《陋室铭》和《经典咏流传》中的演唱,两种风格迥异的作品哪种更符合刘禹锡的呢?带着这个问题王老师带我们走进了刘禹锡的诗歌大会———“一生诗路:刘禹锡 超爽人生”,带学生走过十四站,诗的盛宴,知人论世,这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刘禹锡的一生屡遭贬谪,但是正如王老师所说“这个摇滚男孩”高唱凯歌,行走在自己的人生大道上。第二次思辨正是围绕《陋室铭》创作背景而产生的两个故事入手,让学生感知哪个版本更靠谱(两个故事在第七站和州讲到过),这样一路诗来,了解了刘禹锡其人其事,学生此刻做出选择的时候讲的是头头是道,王老师的点评也是画龙点睛之笔,让我看到了语文课堂的丰富,学生内涵的深刻。第三次思辨:今人之追问 刘禹锡的超爽人生,咱们敢不敢要?这个问题可谓是激发了学生的智趣,他们以自己的理解,给出了自己的理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同时思维的碰撞也让我看到了王老师前面的两次思辨其实是为第三次蓄势,如果没有前两次的蓄势,就不会有第三次的激发,而一次次的发问“敢不敢要”,正是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到了提升,这节课不仅是一堂课,更是人生的一次引航。王老师的这节课将音乐,电视剧,评论等引入课堂,引入恰到好处。
接下来说说《记承天寺夜游》,这节课王老师由“月是空明之月,人是………之人”为中心来展开教学,先选择了六名同学以微演讲的方式(时间在30秒—60秒)来说自己的理解,接着王老师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人是空明之人,月才是空明之月。接着以一个男人对妻子,对兄弟,对同事,对自我四个角度展开对苏轼的了解和评论,仍然是诗词为主线带入,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创作,对待不同的境遇,苏轼都有自己的选择,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由的苏轼,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那个心境空明的苏轼。之后又选择七名同学来回答之前的问题,这一次学生的回答可谓是石破天惊,知人论世,知人论人。
最后说说讲座,王老师的讲座主要是讲青春语文的灵性阅读方面,在王老师的讲解中那些我们熟记于心的文本焕发出新的生机,同一个文本可以有多个解读角度,王老师的讲解让我看到了教参外的大世界,仿佛那些文本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在不同时期焕发出不同的生机和活力,只要你去领悟,就会发现在文本中看见了自我,看见了天地,看见了众生。同时在王老师的讲解中我看到了心理学方面知识的运用,提醒我们,作为老师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改善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学生的关系,让我们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天的培训结束了,但是思考从未停止,在王老师的课上我看到了语文课的灵性,语文老师个人的魅力,这种魅力来源于自我的不断提升,自己的突破,跳出自己的思维圈子,你会看到更为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