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生活至少带来了一个机会——每一刻都有的机会——让我们拥有更平衡的情绪、更伟大的正见以及更明澈的心。
除了道德基础之外,正念练习还需要具备辅助的态度基础。
在前面讨论过的注意力,以及需要对自己的态度温和、不批判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涉及到了这几种态度。
应具备的态度不止7项,但是这是最基本的。其余态度(包括慷慨、感恩、毅力、宽容、善意、悲悯、随喜,以及淡定)需要通过这七项来培养才可以发展;这七种态度是:不评判、耐心、 初学者之心、信任、不努力、接纳、放下。
*****************************
3、初学者之心:
在前文中,我们曾探讨过这项态度的价值,我们要一次又一次地持续唤醒初学者之心,因为观念、意见和专业知识很容易形成障碍,阻挡我们发现自己的无知,我们都已明白,安住于无所知的觉知,对于拥有清明、具有创造力和双层似的生活时多么的重要。
如果这是你第一次学习本书,那恶也许你仍然具备初学者之心。但在这趟旅行中,你难以避免有时会失去它。
随着持续的练习与阅读,你可能会自以为很了解禅修了。如果发生这种事,那么你暂时失去了初学者之心明智的做法是,永远记得人们对禅修的了解是多么少。如果你遇到了资深的比丘或尼师,西藏传统的资深喇嘛,或其他传统的法师、老师(不论男女),它们一定会说,自己知道的很少。他们通常会展现出很大的谦逊与谨慎。他们会说:“你真的应该向别人去学习。”有数十年禅修与教学经验的喇嘛会说:“我真的什么都不了解。”他不是在开玩笑,这也不是假谦虚,而是初学者之心的象征。有异味非常有名望的禅宗大事曾如此地描述他四十年的教学:“河边担水卖。”
初学者之心是一种态度。它并不是指你什么都不知道,而是说,当你面对未知世界时心胸开阔,,不会故步自封于自己的所知道所体验过的事物。
如果你思考一下孩子的美丽与可爱,你会发现原因之一就是初学者之心的新鲜感。而成人的挑战则是我们能否与每一个时刻相遇,因它们的新鲜儿感到有趣。毕竟,我们从未在以前遇见过当下这一刻。如果你的态度是“我认得这一刻或这口呼吸,这些我全都见过。”那么你将会感到正念诗一个无聊的练习,当然,这不是旅程的终点。观呼吸或观念头时所生起的厌烦感,仍可以成为你觉知的对象。如之前探讨过,处在着觉知中,你可以问自己:“觉知到厌烦的觉知本身,也令人厌烦吗?”事实上,厌烦不会妨碍你的觉知。
其实,具备了初学者之心,厌烦也可以变得极有趣。当你看着它时,会发现它消解成某种更有趣的东西,转化成了另一种心理状态。几乎每一种心态都会被转化,包括那些被彻底压制的心里状态,哪些骇人到连当事人都不让自己记得的心理状态:“谁?我吗?恐惧?害怕?紧张?不是我。“ 你能听到那个不是我的故事情节吗?其实,那就是”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