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年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有没有某一个人曾经点亮过你?
有,且不只一个。这一年有太多优秀的人,像星星一样闪耀在各自的领域,点亮过很多人。
大概12月份左右,在问答里问了一个一直以来就十分困惑的问题。这个时代,大家都在讲终身学习,那该怎么“终身学习”呢?
还记得罗胖2018年跨年演讲时说,小趋势里藏着我们这代人的未来。那怎么抓住小趋势呢?
像我这样平凡的人,曾听过宏大的名词,也曾思考过宏观的问题。但最终不得不承认,我的位置使我渺小,而我的渺小驾驭不了宏大。
走了很多路,踩了很多坑之后,慢慢思考,才发现有目的,有实践的“终身学习”才是最好的,就如罗胖今年跨年演讲开场提到贝聿铭的那句“我没空管那些事,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决我自己的问题之中”。
我们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问题,解决问题。想要赢,而不是想要赢得辩论。外面没有别人,敌人就是自己。
2
每一个微小的个体,都有热气腾腾的生活和伟大的中国梦。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变化就是不变,我们随时都要做选择题和判断题。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这一代人,不是选择太少,而是选择太多。因为“多”,坚持成了难事,浮躁成了常态。
坦白讲,我在听演讲时,一直在想,这些宏观问题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听了这场演讲有什么改变呢?
最终思考回溯到演讲最初,做事的人,应当躬身入局。现在的我在参与,亦期待未来的我去创造。
那些问题清单:我是谁?我干什么的?为谁干的?你为人家干,人家需要你吗?你干了之后,这件事因此变好了吗?(答案自填)
那些来自真实世界的声音:
任何老年人最烦活动提两个字“老年”,那些像是“如何制作电子相册”这样门槛低的体现自己创造力的具有社交货币的活动,最具价值。
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因为那些超出自己认知的财富成了韭菜,那些凭运气得来的钱最后凭本事亏了出去。
教育的焦虑,假如你觉得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九年义务教育,国家的助学贷款,全力将教育的善意送给大多数人。
5G技术,中国在5G技术的份额比4G增加了一半,中国公司的技术存在感在持续增加。
中国制造,亦是未来的中国创造。被称为基建狂魔的中国,基站、港口、铁路……还有扶贫,把每一个同胞连接进繁荣的网络,比如社会扶贫APP,比如那些在基层努力着的可爱的扶贫工作者。
3
宏观叙事纵然热血沸腾,更重要的却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做事,一件一单,一肩一担皆是生活。我们用平凡但不平庸的姿态来迎接2020年,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期待自己的未来。
这一年关于自我成长,我和我的焦虑已成挚友,也在经年中与抑郁搏斗。这一年,看了很多部电影,写下了一篇篇影评。跨进一个新领域,一点一点从头学起。
从18岁到22岁,四年来,常常感觉自己的人生,进度条撑不住了,但是剧情却没什么发展。
[if !supportLists]2020,[endif]愿自己知命不惧,日日自新,演绎人生。或高潮或低谷,或平淡或精彩,或天真烂漫或跌宕起伏,每一个剧情都足够热爱。
文创品牌趁早的创始人王潇说过一句话:“人生应该是一场好电影,在这场电影的每个场景里,主人公的行为都应该指向他的未来。”
祝愿大家平安喜乐、万事胜意、用当下创造未来。
来自《时间的朋友》观后感
by阿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