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气的食物菜肴,或者食材多见但烹制手法及材料搭配别出一格,或者食材珍奇难觅出人意表。似乎在北京的地铁站里见过广告。广告本意要广的是什么忘记了,只记得一张张图片列举了中国十大名面。我一一数过去,还都吃过。内心腹诽中国人喜欢的三大四大八大十大。而为什么没有七大十一大。这里所说的兰州拉面和奥灶面,就都是十大之一。
兰拉牛肉面无处不在。马保子与蓬灰的故事也算逆袭翻转。兰拉面馆生存得都很不错,每个面馆和品牌都有其拥趸。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我在兰州吃的牛肉拉面,确实平均水平都非常棒。面,面汤,蒜苗,辣子都很讲究。西北的面食务必要配当地的辣子。再想接地气,就再配上醋和生蒜瓣。就都算好吃。
另一碗,是在昆山吃的奥灶面。传说中的名面本来有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情节:青鱼的粘液煎煮成鲜美的面汤。而街头的面馆或者不会或者不耐烦,总之忽略了这个也就徒有其表了。一碗酱油调制的面汤漂浮些香葱,让你只想把面条从汤里捞出来而绝不会有想法去喝一口。碗里除了面还有一块炸过又卤过的青鱼,和一大块卤过的鸭腿。面是机器碱面,无功无过。令人意兴阑珊。
两碗面一南一北。兰拉从新疆到海南无处不在,实在是快餐面中的扛把子。奥灶面却只存在于纸字中于昆山街头,其他地方难觅其踪影。个中机缘不好评说。但就我吃的这两碗面给我的感受,也是它们存在状况的真实反映。
还记得在电影秦颂里,葛优扮演的高渐离在街边吃挂面的场景。表现战国时候的吃法,想必导演也爱吃面才想到了重现和致敬。寒冷街头,宿醉未醒,旅途坎坷,都会想到一碗汤面。汤面除了填肚子,也是对心灵的慰藉。 一碗面,最重要的是心意。面不好,汤可以补救。汤不好,面下点功夫。面和汤都没什么,那就变换个浇头,甚至直接去拌去抄。总之要给吃面的人一点新意和心意。因为就面条本身,本来就是个无聊透顶的吃食。就像人生。
一种日子每天过,终究积攒的全都是灰尘,烦倦不堪。就总是想办法折腾着换点新意,变个花样换个角度更新个参照物。风口浪尖嬉笑浮华的所谓成功人士毕竟是少数也离得远。朴实老百姓清平日子,也要阳光的窗台的花瓶里经常换一束鲜花,书本电影音乐美酒,搞点小乐趣小追求。不然日子清水挂面,纵然是在成功人士眼里的母慈子孝夫妻恩爱洗尽铅华波澜不惊的平平淡淡才是真,可没有了内容,也就没有了心意。
一碗面,好吃不好吃为了填肚子最后也要吃完。人一生,烦恼焦虑也好,纵情快意也罢,终将会过完。何不多加些材料,让它软的硬的糯的脆的咸的辣的荤的素的与日子汇在一起,把它做成一碗好面,放下碗之前,把汤也喝他个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