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购物车已经堆满了,
还是忍不住翻网页。
这个反正用得到,买买买。
哇!这个好便宜,买买买。
就在我码字的时候,身边的闺蜜,已经2双鞋下了单。
我才写了一段话。
她还很骄傲的说,我在“聚划算”上买的,省钱……
可我从来没见她一个月工资撑过月底的时候。
我只想问她:每天都在买买买,你没看到你的钱包很伤心吗?
不过我也知道,她不仅不会在乎,还会买买买下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从《买买买时代的行为经济学》就能找到答案。
02
书中提到的“损失厌恶心理”解释了为什么出现上述现象。
相比于获得更多收益,我们更加不想蒙受损失。
比如,本来“双十一”当天不想买东西,
但看到身边人都在抢购加购物车。
翻开手机,哪儿哪儿都是购物消费信息。
于是开始琢磨,是不是自己应该买点啥……
要不然不就亏大了吗?于是迅速下单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
这就是“损失厌恶心理”在作祟。
同时学会避开“聚光灯效应”。
聚光灯效应是指,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产生一些错觉,觉得别人都在关注自己。
可事实上,别人对你的关注度少之又少。
例如,我们如果不买某件衣服,就穿现在的衣服,别人根本察觉不出来。
所以不要觉得总穿一件衣服就会被同事说闲话。
别人没有功夫讨论你。
最后找到“替代性报酬”。
让无趣的事情变得有趣,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好习惯,
还有助于我们有效影响他人。
例如,我们工作时,感觉一项任务很乏味,就找到能够提起兴趣的事情一起做。
对我来说,每天写策划方案很痛苦,但是我很喜欢设计PPT,
那我就直接用PPT呈现方案,这样既让我做起来很顺畅,领导看起来也爽。
走出“买买买”的怪圈,回归自己的真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