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阿里云的前世今生
在当前的IT圈,提到阿里云,无论是普通吃瓜群众、创业互联网公司、技术宅、商业大鳄都不陌生。当然,现在阿里云这么牛逼是个既定事实,大家对云计算的认知以及重要性也是逐步达成了共识。
不过阿里云一路走来,也是充满了坎坷和传奇。记得很早之前(2010年吧),BAT的三大领袖在中国IT领袖峰会上就展开讨论。李老板意思:云计算不客气一点讲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基于云计算的这种互联网应用出来,但想用云计算方式多赚点钱会比较累。小马哥观点比较保守和中庸一些:可能过几百年、一千年后,到阿凡达那种现象确实有可能,现在做云计算还是显得过早。比如现在研究局部的IDC,1万台或者几万台组成一个超大型IDC,集装箱里面插几千个主板、海量CPU、内存统一作为计算机处理一个任务,在这种局部上去做是非常大的挑战。而马爸爸最具前瞻性:云计算是一种分享,数据的处理、存储然后跟分享的机制,“如果我们不做云计算,将来会死掉。”他认为阿里巴巴做云计算是为了满足用户的一种需求。
从马后炮的角度来看,阿里云已经发展的风声水起。腾讯也逐步开放自己的云服务能力,重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到处跑马圈地。而百度,除了当年百度网盘活了一把之外,已经逐步被甩出云计算玩家第一阵营(不是技术能力不行,而是发力晚了),现在主要转战人工智能战场。
前文提到,阿里云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2009年9月,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成立,但其实早在2008年9月,阿里巴巴就已经决定将“云计算”和“大数据”作为主要战略,决定自主研发“飞天”。2010年5月,阿里云对外公测,2011年,阿里云官网正式上线并对外提供大规模的公有云服务。.......阿里云正式进入快车发展时代(阿里云详细的发展史可以参考百度百科)。随着业务纵深的强化,阿里也逐步的从公有云服务扩展到私有云的战场,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内云计算服务(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的主流玩家。
同时,我们可以从2009年之后阿里巴巴集团几次重要的组织架构调整来看一下阿里巴巴集团对阿里云的定位和重视。2012年,阿里主要的七大事业群,阿里云独占一席。2013年由深度调整为25大事业部,阿里云事业部仍然占据一份天地。阿里云的集团定位一直很高,虽然增长和营收还未匹配,但是集团的投入一直没有懈怠。当然,投入的回报也逐步显性化,2018年财年阿里云贡献营业收入133.90亿(阿里巴巴集团总共2502.66亿元),虽然整体贡献只有不到6%,但是同比(比2017财年)增速达到101%。同时结合阿里2019财年已有数据和预测,阿里云2019财年营业收入247.02亿元,预计2020财年阿里云会破天荒达到450亿元。
到2018年至2019年,马爸爸逐步卸任阿里巴巴Leader,进入张勇时代之后,阿里巴巴组织由进一步的调整深化。重组形成阿里云智能事业群,以阿里云为基座,融合中台、IoT事业部、钉钉等,全面提升阿里云战略的扩展能力。其实,组织架构的调整只是为了集团战略的落地实践,从几次的组织架构调整,可以看出,阿里集团这么多年多逐步的从2C市场转战2B市场,从电商/运营为主逐步扩展到电商、技术、产业、生态并驾齐驱的巨无霸生态体。
由于阿里对组织架构的保密性还是比较严格的,最新的2019年的组织机构是本人从互联网上及一些阿里高管的内部公开信上扒出来的,2019这版架构图不是很完整,大家参考着看即可。另附上几个互联网上的帖子,写得还不错,大家可以参考着看。一文看清阿里、腾讯、美团、京东“四巨头”组织架构迭代: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3622857.html。 98页PPT,看懂阿里、小米、京东、美团的组织架构和战略变迁https://new.qq.com/omn/20191102/20191102A045RD00.html。
二 阿里云技术架构
前文简单介绍了阿里云的大致背景以及对阿里巴巴集团的重要性。本章主要描述下阿里云的主要技术架构。
不同于一些传统的IT巨头,阿里在云计算布局的一开始就死磕自研和闭源私有化。也就造就了飞天这么一个传奇的东东(不是飞天茅台,是飞天云操作系统)。
飞天是阿里云开发的一个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系统,其中包括飞天内核和飞天开放服务。 从网上扒拉了两个架构图,大家可以参考着看。核心逻辑都是一样的,主要是描述飞天各个部件的名称和干嘛的
飞天内核负责管理数据中心Linux集群的物理资源,控制分布式程序运行, 隐藏下层故障恢复和数据冗余等细节,有效提供弹性计算和负载均衡。这块更像是一个大脑。飞天体系架构主要包含四大块:1、包含资源管理(Resource Management)、安全(Security Management)、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分布协同服务(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Service),用于构建分布式系统常用的底层服务;2、(Distributed File System)分布式文件系统;3、任务调度(Job Scheduling);4、集群部署和监控,Deployment&Monitoring。
飞天开放服务为用户应用程序提供了计算和存储两方面的接口和服务,主要是提供服务,更像是一个一个的应用(Application)。包括弹性计算服务(Elastic ComputeService,简称ECS)、开放存储服务(Open Storage Service,简称OSS)、开放结构化数据服务(Open Table Service,简称OTS)、关系型数据库服务(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简称RDS)和开放数据处理服务(Open Data Processing Service,简称ODPS),并基于弹性计算服务提供了云服务引擎(Aliyun Cloud Engine,简称ACE)作为第三方应用开发和Web 应用运行和托管的平台。
更详细的对每个模块的介绍和解读可以参考以下官方文档和博客,都相对准确。
阿里云官网:https://www.aliyun.com。
阿里云官网-帮助文档:https://help.aliyun.com/?spm=5176.224200.7y9jhqsfz.7.5faa6ed6E9nKF1&aly_as=5VVE0FvP。
CSDN博客:https://blog.csdn.net/cloudxli/article/details/80755351。
三 阿里云相比OpenStack
这里标题写的是阿里云与OpenStack的对比,其实我更想表达的是OpenStack与闭源代码云的对比。就题主自己而言,不考虑市场格局、客户关系、自研成本等因素,从单独的技术及业务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讲,我也是更中意闭源私有云的。(这块不是诽谤OpenStack,我在《云计算杂谈(一)》中也阐述过,不倾向OpenStack不代表我看衰OpenStack)。
1 成也风云,败也风云:OpenStack很开放,但是确实太开放了一些。不同于以阿里云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微软,谷歌,亚马逊),OpenStack目前的玩家主要还是传统的IT厂家,运营商之类的。这些老铁其中有一大半都是换个技术继续集成的套路,该卖硬件卖硬件,该卖独立软件卖独立软件,该卖套餐卖套餐。大家都是基于OpenStack来改造,到底谁改的好,也说不准。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OpenStack的基线版本也在不断演变,这些个老铁们的版本也在持续变化,最终形成的版本分支太多太多,搞不好互相都不兼容,及时升级后也无法合并兼容。这对用户来讲,是不可接受的。也没法做成一个真真正正的OpenStack生态。
而这些闭源代码玩家们,更多的是将自身积累的经验和理念外部化,版本的迭代升级可控,响应的速度个人认为也是OK的,而且这些个玩家有更多在SaaS层的积累和生态玩家,更有助于云服务的横向扩展(个人认为,云计算服务在IaaS层的竞争未来会逐步演变为SaaS层的竞争)
2 谁更安全可靠呢?:OpenStack技术本身 并不涉及安不安全的问题,核心在于玩家。举个例子,A客户使用B厂家的OpenStack产品,这个B厂家很有可能是集成了很多其他人的插件、模块产品进行拼凑完成的整体解决方案,那么在出现故障、问题和技术支持的时候总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困难。(像huawei和Tencent这种巨头玩家,啥都做的除外)。而闭源代码厂家在设计他们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同时就考虑了安全可靠问题,一揽子解决方案。就算是客户出了问题找背锅侠也只用找一个。
总之,OpenStack发展肯定没问题,目前个人倾向于使用闭源代码的云计算技术或者大厂基于OpenStack的改良版本。
四 如何学习阿里云
阿里云现在很火,很多人想要去了解阿里云或者是去阿里云应聘。那么去考一下阿里云组织的ACA、ACP、ACE考试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便于快速了解阿里云这个闭源解决方案的产品体系,技术体系。有一位简书博主写得文章供大家参考研读:
阿里云ACP考试认证心得+须知:https://www.jianshu.com/p/982253c89cae
好了,就先写这么多, 希望有用。 下一篇预告:AWS简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