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得以成为经典,大多是因为最终是一出悲剧。
譬如《罗密欧和朱丽叶》,譬如《红楼梦》,最让中国普罗大众熟悉的恐怕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
这样一出悲剧,难道不能反转成为喜剧?那各位客官,我来试试。
在这世事多变,薄情寡义的年代,同学之恋大多在毕业的时候各奔东西。而梁山伯和祝英台非但没有走“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的老路,而是冲破门当户对的所谓封建老观念,勇敢的走到了一起。
就凭这一点,也可以感动天感动地。实际上,上天真的被他们坚贞 的爱情感动了。祝英台振臂一跃跳入梁山伯的坟墓后,双双羽化成仙,翩翩而去。
两只鸟儿风餐露宿,千辛万苦,终于飞到了梁山伯的老家----江南梁家庄。
落地就又回到了人形。
梁山伯杭城求学三年,其间未曾回过一次老家。老家只剩老母,愈见萧条。三间茅草房,茅草已经灰败稀少,土坯墙的裂缝比三年前更加宽大,蛛网爬满了裂缝处,隐约可以从裂缝和裂缝的对穿中看到房后的竹林。
山伯初见母亲,哽噎难言,想起父亲过世后,家道艰难。母亲为供他读书已经竭尽全力,梁家合族觉得梁山伯聪明伶俐,决定倾全力供他读书。原以为拜得名师,三年苦读之后,不说考个状元,至少能有名次,好歹外放做个县官。那么山伯母亲也就可以随儿子上任,老房子也不必维修了。
现在,儿子三年书是读完了,一条性命也丢了。母亲和梁家合族悲憾未过呢。突见宝贝儿子携一个美少女进了家门。
大悲,大惊,大喜,。
母子来不及细说原委,劈面就是一个大问题,破房三间,如何安顿如花美眷。
英台进得房来,却见:中间是堂屋,只有进去的门射进一片光线,没有窗,一张八仙桌上供奉着几个干瘪的果子,果品似乎好久没有更换了,上方挂着一块大红底色的仿绸缎被面,四周已经刺刺拉拉的有很多线头掉下来。西面是厨房兼杂物间,地上堆着一些不认得的鸡蛋大小的果子,想来是土豆山芋之类吧。东房摆着一张木床,木床看上去年代久远,只残留着前面的做工精细的雕花窗帷,就凭这副窗帷,梁家曾经也是一个颇具实力的小康之家。
母子进了东房,英台手足无措的拉着山伯的衣角,也紧紧的跟进房间。
母子悄悄商量,夜里如何安歇?
英台站在一角,这么多天的劳顿,虽然又累又饿,但是心理踏实啊,熬得千难万险,终于得偿所愿,可以和我的又聪明又帅气的梁哥哥生活在一起了。
不是有句俗话说:有情饮得冷水饱么
英台左顾右盼,除了那张床,也没地方可以坐下休息一会呀?好不容易在角落里看见一张阔条凳子,可是凳子上没有绣花棉垫,只有一层薄薄的灰尘。顾不得那么多了,英台捞起一把笤帚拂去灰尘,整个人就软软的倒在了凳子上,靠着凳子后面的红色木箱,打起了盹。
梦中,英台看见了老师,看见了十八里相送的杭城路,老师真好,一手促成了梁祝姻缘,山路真美,看不尽的茶园鲜花,走不完的十里美景。
可是那对母子,正在万分的为难,
今天,梁山伯和祝英台和母亲怎么住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