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读书人须通过修身,齐家,最终实现远大的理想:治国、平天下。
最现实的理想则是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过既富且贵的体面日子。
通往理想的路只有一条:科举考试。
考上了进士就是官。
在等级森严的官本位社会,最理想的工作肯定是当官,别说七品——七品不小了,为一县之父母——八品、九品,从九品也成。
然而这条路很挤,差不多就是一座独木桥。《儒林外史》的范进要算幸运的,毕竟过了桥,好多人熬白了胡子,仍在桥这边,望着遥不可及金榜兴叹。
也就是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读书人的职业无非有三种:当官(包括吏),当幕僚,当西席(老师)。
历朝历代,读书人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压力来自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了择业观,找工作这事,可供选择的机会太少了。
到了宋朝,选择的机会更少。
罗胖(振宇)说的。
罗胖说,唐朝那会儿,朝庭放权,节度使的权力大,各级官员需要的人手也多。那时候李白呀,杜甫呀,在这个节度使那儿吃一口饭,在那个节度使那儿吃一口饭,当临时工,以工代干,很容易就活下来了。
大宋呢,建国七十年,一直在坚定地推进一件事,把地方上所有的权力,一点一点收回到中央来了。其目的是强干弱枝,防止地方割据。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读书人只剩下一条路,到开封去做官。教书的不算。朝庭几乎垄断了所有读书人的上升机会,失去了去幕府当临时工的机会,读书人唯一的出路是科举考试,换句话说,读书人的终点是进士。考上了,当官,考不上,复读。
大文豪苏东坡的老爹、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十八岁参加科考,不幸落榜。刻苦复读后再考,又落榜。各种原因,37岁时第三次考试落榜,终于不考了。你看,考进士就有这么难。
读书人着急,皇帝也急,急了就“扩招”,宋仁宗直接把进士的录取名额从7%左右提高到了20%。1037年,新科进士多达783名。再看唐朝,平均每年录取进士仅27名,最多的年份,也才56名。
问题又来了,官帽子不够了。宋朝官员之多,早就人浮于事,如今每年又有大量的新科进士等待分配工作,僧多粥少,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官员越多,财政支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宋朝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罗胖没有说。
其实何止是宋朝,直到今天,就业保障仍然是世界各国的难题。咱们这儿,专家从价值观入手,给出的建议是脱下长衫。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好事,总算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成功学,无论何种职业,没有高低贵贱,只有分工不同。本科生乃至硕士生终于脱掉长衫,当外卖小哥了,以至送外卖这条路也开始变得拥挤。
又听说,去年的大学毕业生尚未消化完,今年眼看着就要毕业的又是1200多万。
咋整呢?
好在有专家,没准就聊出许多岗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