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记忆里的赶集

离家已经五年有余,每年都只能在春运期间伴随着拥挤的人潮回家呆上那么几天,寒冷的冬天使家乡变得异常萧条。

而家乡充满生机的夏天模样,早已随时光变得模糊不清。只记得小时候的夏天是快乐的,满足的!

前些天,在朋友圈看到临时回家接孩子的姐姐拍了些老家的照片,看到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思乡的情绪突然就涌上心头。

平原地区


雨后大自然的馈赠


小时候的太阳似乎升起的早些,早上五六点的时候,外面的大人们就已经忙成了一片,小孩子也是早早的起床,有跟随大人去赶集过早的,有帮着大人干活的,也有看着弟弟妹妹玩耍的。

我就是那个跟着大人赶集的孩子之一,爷爷还在的时候,每到假日,我都会早早起床,等着跟爷爷一起去上集。爷爷不会骑自行车,每次我们都是靠腿着去市集,3公里的路程在那时根本不算什么,因为十几公里的路,我也经常走来回。

爷爷是个读书人,外出很讲究形象的,白色背心搭白色衬衫,西裤,皮鞋和礼帽,以前不觉得,现在回想起来,能做到我爷爷那样的,在当时真的没有几个。

挎上菜篮,我们就出门啦!爷爷很高,那大长腿走一步,我得走好几步,每次都要一路小跑跟在后面。去赶集的路上很美,有麦田,有水稻,还有池塘,我总是喜欢去麦田里抽几根麦秆,做成哨子吹着玩,路两边有很多野草,尤其是艾草和野菊花偏多,还有其他不知道名字的花,我掐上几朵,狂奔着追上越来越远的爷爷,又跟着他屁股后面这里看看,那里掐掐。爷爷从来不会停下来等我,也不会催我,他总是嘴里小声的哼着小曲,迅速地向目的地前进,遇上熟人了就会点头微笑着打招呼,偶尔遇到好久没见的朋友,就会停下来跟别人聊几句,然后又接着大步向前。

大概30分钟左右,就到集市了,我们去经常光顾也是最好吃的早点摊子坐下,一人点上一份早点就吃起来。有时候是细米粉,糊糊的米粉上放着少许秘制小鱼干,美味到咂舌;有时候是混沌,绝对的纯手工制作;再加上半个锅盔,吃的满足到不行!

每次都是爷爷先吃完,然后就去买菜,我就在早点摊上慢悠悠地吃,等爷爷回来,偶尔也会吃快点,跟爷爷一起买菜,边走边看,看到喜欢吃的就跟爷爷撒娇,让爷爷买。

爷爷很喜欢吃豆芽,特别是夏天,总是隔三差五的就买一袋(以前老家的豆芽都是按袋卖,一袋一块钱)。

买完菜后,爷爷会再去早点摊子里买两个锅盔打包带回去,一个是给家里的奶奶吃,一个就留着给我,看什么时候饿了就吃。

赶完集,爷爷就拎着买的东西回家,我依然是跟在后面玩玩闹闹,路过同学的家门口时,我就跟爷爷说:“爹爹(方言),我去她家玩会。”爷爷嗯一声就自己回去了,我呢,就去找小伙伴啦!

原以为写不出什么,现在却感觉写不完,下周继续回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