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高邮十二时辰 (上)

        1.戌时。

      列车抵达高邮站。高邮是只通高铁的县级市,设高邮北站和高邮站。

        秋天这个时辰,穿短袖,即使在高邮,也有些凉。同时下车的几个高邮人,都穿着外套,他们拎着几个泡沫箱,里面是给朋友带的海鲜。吃惯了湖鲜,大概是想换换口味吧。

      下车的旅客不多,稀稀落落。出站台,左为出租车辆,右为社会车辆。毕竟是第一次来高邮,对约网约车心里没有底,便打了俩出租车,直抵提前定好的琵琶东路店。感觉是一路西行。途中过一条河,我问师傅是否是大运河,他的回答,我一句没听懂,也不好意思再问,后来才查清,那条河叫盐河,是穿城而过的一条河,在鼎盛时期,这条河上的盐商,控制了全国近1/3的产盐量,盐商税相当于国库收入的1/4,足可谓富可敌国。

      下车,结账花了24元,比乘坐网约车贵4元左右吧。

        2.亥时。到宾馆前台,办理妥当入住手续,在房间稍微收拾一下,大概已经21点了。开始出去觅食。

        事先也做了些功课,知道高邮号称是淮扬菜的发源地之一。

        我也没想好吃啥,一个人出去吃饭,只能先奔着小吃去。

        很遗憾,高邮这个时辰,虽说我住那条街号称是美食街,但我在附近逛了一会,有些失望。

        有个标牌主打小龙虾的店,进店问了问,说小龙虾已经下季,店里现在主打羊汤和火锅。

      面馆倒是有不少,不过都打烊了。

      街头巷尾,有几个出摊的,卖的是烤面筋、烤鸡柳,烤鱿鱼和麻辣烫。这没有啥高邮特色,我不感兴趣。还有一个卖梅花糕的,也被我略过,稍微有些遗憾。

        倒是也有几个店灯火通明,生意貌似不错,但都是烧烤,火锅之类的店。看来,在美食之都,川菜依旧大有市场。

        我转了一圈,饿着肚子,悻悻而归。在前台,正好遇到了店长,就和她聊了几句,询问周围的吃饭地。

        她说高普,我依旧听不太懂。但大意明白了。可以去饭店,点上几个菜,喝点小酒。

        我再度从店里出来,继续觅食之旅。先是在一条小街上,闯进一家打湖鲜招牌的小店,老板看只有一个人,大概不屑于接待我,说店马上打烊。

        于是,我又在周围,一顿乱逛。还好,找到了一家同时做烧烤和炒菜的店,店名比较普通,记不太清了,好像是叫什么地方?好地方还是老地方?点了两个菜,一个盐水老鹅下水,一个就是著名的汪豆腐。汪曾祺先生这样描写汪豆腐,豆腐切成指甲盖大的小薄片,推入虾子酱油汤中,滚几开,勾薄芡,盛大碗中,浇一勺熟猪油,即得。叫做汪豆腐,大概因为上面泛着一层油。

        我写篇小文的时候,才搞清楚了。原来汪豆腐一直是高邮名菜,并非因汪曾祺先生而得名。

      汪豆腐离不开两种东西,一个是高邮的虾子酱酒,一个也许是高邮湖的小虾干。先不说了,直接上图。

       

汪豆腐


    我在高邮只吃了一顿大餐,也是我第一次吃高邮菜。说说我的感觉,其实,敢在旅游淡季晚上十点左右,还接炒菜生意的饭店,无论看上去客多客少 ,都可以信赖,肯定是靠口碑和回头客撑店的。

        高邮不愧是淮扬菜的老家,看上去虽然比较清爽寡淡,但绝对对口且入味,而且这种入味并不靠浓油赤酱和香辛料。

      我点的这两道菜,全被我消灭干净,还喝了一瓶啤酒。吃得有些微撑,便打开地图,找寻周围有什么古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天写一点 俗话说,烟花三月下扬州。正巧紧张赶due氛围结束,便想着来游上这么一游。 而一经攻略,扬州周六的酒店远...
    朴谷阅读 559评论 11 18
  • 高邮的水和路 上周六(8月31日),农历八月初二,一个特别的日子,应亲家的邀请,我去了传说中的高邮。 因为高邮有汪...
    春风榴榴火阅读 369评论 0 1
  • 作者:摆摆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高邮湖边上,京杭运河缓缓淌过城去。这是一条“悬河”,据说河堤有那城墙般高。站在堤上,...
    邻院儿的摆摆阅读 516评论 0 1
  • 早晨六点半自然醒来,窗上已经泛亮。一夜无梦,睡了八个多钟,少有睡这么长时间的觉。 在床上修改昨晚写的一篇文,发在简...
    昇夫阅读 273评论 0 13
  • 高邮的美食又好吃又实惠。来过这里三次,就成了以下美食的铁粉。 一、红灯笼早点 1、阳春面:3.5元满满一碗,我的最...
    白太酱阅读 855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