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雨丝斜斜掠过手机屏幕,班级群里的消息提示音突然密集起来。当熟悉的"小王子妈妈"头像在聊天记录中缺席时,我下意识点开相册——记忆里那个永远挺直脊背的职场女性,此刻正抱着襁褓中的二宝,笑得像朵向日葵。
"她六年前就走了。"群主发来简短的回复,仿佛一盆冰水浇透了整个屏幕。那些关于补习班和兴趣班的讨论突然变得刺耳,我仿佛看见当年那个在家长会里从容发言的她,如何在命运的骤雨中独自撑伞。
四十二岁的高龄产妇,二孩满月后发现的乳腺癌晚期诊断书,像一记重锤敲碎了精心构筑的完美人生。当医生建议立即化疗时,她却将房产证拍在茶几上:"我们把房子卖掉,回乡下吧,至少孩子有爷爷奶奶带。"这个曾经把KPI刻进DNA的女强人,此刻正用最决绝的姿态与世俗定义的生命价值决裂。
在皖南的油菜花田里,轮椅上的她固执地要丈夫背她去看梯田日出。当黄山的云雾漫过青丝白发,他们终于有时间细数这些年错过的风景。"原来武夷山的茶真的带着兰花香,"她在旅行日记里写道,"比起ICU的消毒水味,我更喜欢这山风里的土腥气。"
丈夫至今记得妻子枕着他的臂弯数星星的夜晚,化疗的残酷在他们眼中不过是"提前透支的假期"。当癌痛袭来时,她会突然哼起《甜蜜蜜》,让止痛药的苦涩都化作眼角的笑纹。"她走得很体面,"邻居说,"连遗嘱都是用旅行明信片写的。"
她老公虽然跟着去,不想让她孤单地上路,可是上有老,下有小。等应尽的责任尽完,他会下去陪她。
如今那三父子是否还在故乡的炊烟里?那个被背去看日出的小男孩,是否懂得母亲用生命最后的绽放,教会他的关于尊严与热爱的终极课程?春雨又至,班级群里的消息仍在流动,而有些告别,早已在时光里长成了永恒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