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去撒哈拉吧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节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为之学也。
子夏说:“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关注内在的好的东西,用对内在的关注替换对外在的执着;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不遗余力;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生而为人,什么最重要?
财富?名望?家庭?事业?梦想?
或者说,你喜欢什么样子的人?
首先呢,得好看。其次,得性格好,不想有任何不良嗜好?
我们在年轻时,喜欢一个人确实是始于颜值。等到要结婚时,发现没有人真的是按照这个去找对象的。这是说明大家接受现实了还是理智了?因为有时候我们喜欢的颜值,可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呢。
本质好是基础,颜值是加分项。假如你的品行不好,颜值再好,也没人喜欢。
杰克伦敦的散文《在甲板的天蓬下》里,就讲了一个类似这样的故事。一个美丽的尤物,不管男人小孩,富人或穷人,都为之倾倒。可是她最后因为自己的顽皮,或者说是无知,硬是不顾任何人的劝阻,将金币丢进海里,引诱一个孩子跳进海里,最后发生不幸的故事。最后,没有任何人理她。你说她是什么人?
古人还是很仁慈的,他说对父母孝,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就好;为别人工作,尽人事就好。与朋友交,诚信就好。他没有规定,你非要做到什么样,而是说尽你所能去做就好了。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不同的。
有人能为父母买房,每年带他们去世界旅行,你做不到,并不说你不孝。你尽自己所能地,关心父母,想其所想,理解他们,就算你买不起什么房子,但是你给了你能力范围之内的,就算是孝了。
什么是“虽曰未学,谓之学也”?
就算你没有文化,没有什么学历,但是你能做到这些,那就很好了。
贤贤易色,你应该改注重外在为注重内在。外在的表现,不仅仅说是颜值,包括很多方面。
现在网络上,很多浮躁的现象,比如那些盲目追星的年轻人们,尤其该了解这个道理,该“贤贤易色”啦。
我们不缺长的好看的人,缺的是心灵美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