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友人发了一个帖子,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与老农和秀才的故事。话说朱元璋微服私访,途中焦渴,老农适时献茶水,被赏赐知县,而秀才闻之愤懑,冒酸水:十年寒窗下,不如一杯茶。后朱元璋回敬酸秀才: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一杯茶不如十年寒窗,知识输给物质利益,这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套路。放牛娃加讨口子朱元璋干的这类实用主义伤天害理的事情那就是罄竹难书了,而且比这残暴、血腥的多了去了。从一个布衣下等人运气来了,墙都挡不住,朱元璋居然当了明朝的开国皇帝,这个事情你找谁说理。按照朱元璋这个烂人的说法就叫“运气”,专治各种不服。咋子喃?你不服气?这就是运气,你未必拿头去碰墙,抓起石头打天?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先后屠杀文臣武将四万多人,你们原来打天下时有用,现在天下已定,留你们何用?就是你们再对社稷国家有用,但是,对皇帝我和我的后代就是一个威胁,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功臣亡。”这几乎是中国古代皇权专制下功臣名将宿命的怪圈,永远挣脱不了的梦魇,也是皇帝们最热衷玩弄的血腥残暴的实用主义手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哪个有皇帝牛逼?没有吗?有,人民群众就比皇帝牛逼。随便你几百年的王朝,照样被人民群众干翻;随便你好残暴的皇帝,照样被人民群众从坟墓里挖出来,鞭尸,世界历史不都是这样写的吗?历史上,朱元璋对功臣实行血腥的灭种式的屠杀后,以为自此皇权无忧,没想到他刚刚入土,他的第四个儿子,分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便举兵反叛,开始了宗族血亲间复仇式的自相残杀。因为功臣被屠杀罄尽,中央军没有杰出的统帅,燕王朱棣几乎是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胜利,皇帝朱允炆在首都陷落后永远失踪,野史传说他远逃海外做了和尚。这就是朱元璋大玩实用主义的报应,而用现代哲学思想讲就是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皇帝朱元璋调戏酸秀才,不仅暴露了皇权的野蛮无耻,也展现了实用主义的悲惨下场。当然这个故事也给投机钻营者一个启发:知识与茶水哪个更有实用价值?朱元璋这样的人其实是不需要什么知识的,因为知识对他这个讨口子出身的皇帝来说是不能当饭吃的,而一旦知识被别人掌握就会威胁他的天下,所以,必须全面打压知识分子,最好是焚书坑儒。酸秀才那两句讽刺老农茶水的诗,本质上是触碰了皇权的核心价值观,秀才胆敢讥讽对皇帝忠诚的老农,对这样头上长了反骨的魏延式的人物,即便你有上天入地的本领,对我皇帝有何用?老农的茶水可解其燃眉之急,而且是对皇权的孝顺,抓住了皇帝的痛点,为皇权所急迫需要,所以,把权力交给老农,政治上可靠,人品上信任,也可保证朱家天下基础牢实,高枕无忧,这是一个朱元璋占大便宜的双赢结果。
皇帝玩的实用主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