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夏天,我和同学阿立、阿辉,还有阿辉之前的同学阿斌,相约一起去南戴河。
南戴河的兴起远远晚于北戴河,从北京去南戴河,要坐火车到昌黎,然后再租私人的小面包车到达南戴河景区。
景区有一个轮船造型的宾馆,挺别致,离着海边也很近,价钱也不贵,我们就登记入住在这里了。登记的时候拿出学生证,价格还能有优惠。
四个人入住了一个四人间,那个年代的宾馆不光有两人间,三人和四人间也很普遍。
入住后已经是下午了,我们商量着晚上吃什么。经跟店里的服务员打听,附近有一个集市,于是我们就徒步出发,前往集市去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说是集市,实际像是一个小码头,不时有渔船靠岸,把鱼获搬运到岸上卖给收购的商人。我们到的时候,看到一个渔船正在往岸上运一袋一袋的毛蚶。我们上前问了船家价格,答复是按整袋买两毛钱一斤。看着这么多的毛蚶,激起了我们的购买欲,于是挑了一个最小的编织袋,上秤一称,十四斤。我们付了两块八,直接买下了。
回到宾馆,我们拿上这袋毛蚶和两个脸盆,直奔宾馆打开水的水房。先在水池里清洗毛蚶,之后把清洗干净的毛蚶分装在两个脸盆里,找到开水龙头,打开龙头用开水不停地浇盆里的毛蚶。经过大约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大部分的毛蚶都开口了。我们把盆里的水倒掉,拿回房间,把屋里的小圆桌放在中间,再把放茶杯的搪瓷大圆盘准备好,开始掰开毛蚶的壳,挑出毛蚶肉放在大圆盘里。有些没有开口的毛蚶,我们每人拿出一枚硬币当成工具,从尾部撬开,把肉挑出来。这种没开口的毛蚶,肉里都还带着血丝,自带一种鲜甜的口味。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我们把14斤毛蚶肉都挑了出来,在大圆盘里堆出一个小山。这时我们去到食堂厨房,找厨师要了一碗蒜泥酱油,还非让厨师给滴几滴香油。然后到小卖部买了一瓶白酒,回到屋里准备吃饭。
四个人用围坐在小圆桌前,用喝茶用的磁盖杯把一瓶白酒给均分了,守着堆成小山一样的毛蚶肉,开始大快朵颐。由于是用开水直接浇熟的,口感要比用水煮的还要生,还要鲜。吃的时候发现应该要一些姜醋就更好了,可当时也没人再想去食堂区找了,就用蒜末酱油凑合了。
这一晚我们开心地喝酒,尽情的享用多到无限量的毛蚶,真正享受到了毛蚶自由。
神奇的是,第二天没有一个人闹肚子,大家都说是白酒的功效,也有人说是我们的肚子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