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校长叫到办公室,交代了一些事情,然后校长郑重其事地告诉我:“有老师反映你不爱说话呀?……你这样别人容易觉得你很骄傲,见到其他年长的老师要说话。”我连连点头称是,心想:不爱说话几时又成了骄傲的代名词?
年前去驾校练车,碰到一个教练,短短几个小时,我甚至已经知道他的妻子职业是护士,工资大概五六千,以及十几年前他要买房,结果妻子阻挠,眼看着房价一路涨到现在,别提多后悔……
当他正和副驾驶座的学员说得尽兴,扭头看见后面不发一语的我,张嘴说到:“你怎么都不说话啊?”
我说:“有什么好说的?”
教练无语地转过头去,说:“你也是当老师的,应该很能说啊?”
从小到大,别人对我最多的评价,就是不爱说话,特别内向,进而是孤僻,不合群,格格不入。
总是带着贬义的色彩,像一团挥之不去的阴影。
为什么这个世界包容万物,而人们接受的只能是活泼、外向、能说会道的人呢?
难道我踏踏实实做事,谦虚谨慎做人,仅仅因为我不爱说话,我的一切就都可以抹杀了吗?
我的校长,我的教练,他们都是善意的提醒,我亦明白,人类社会,沟通和交流必不可少,我不说,别人就注意不到我,也许注意到了,我没有向别人进一步地表现自己,别人就只能妄自推测一个,不是我的我。
可是,内向,不爱说话,是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是天生基因和生长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岂是说改就改的?
一个特别爱说话的人,如果让你与世隔绝,无法与别人沟通,是不是会特别难受?同样,一个不爱说话的人,你硬是让他说话,又能舒服地了吗?
我认为,见到熟悉的人,打个招呼,问个好已经足够了,若生活在一起,自然就有话可说了。
我也尝试过,和不熟的人说一些问好之外的话,结果总是绞尽脑汁,开始一段尬聊。而且我说的话都是一样的:某某老师,您是教什么的?教初几的?一周几节课?累不累啊?我能不能听听您的课?
将这一个套路进行完了以后,我就不知道说什么了。为什么,当一个人总是那么累?总是为了符合别人的认知,而去强迫自己,做出改变?
因为,一个不符合大众认知的人,总是生存地格外艰难。
其实,大学四年已经改变了我很多,我相对来说话已经比从前多了。
我猛然间想起,曾有一名女生在写给我的同学录上说:希望你能打开心扉,主动与别人沟通,那样你才能有更多的朋友。
我想我渐渐明白了,我不爱说话,就是我没有兴趣让别人了解我,我也没有兴趣去了解别人。一方面,可能我确实不想,另一方面,是我真的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
我就这样,以一种不自知的方式将自己封闭起来。以后,我会将与别人沟通和交流当做一种技巧和功课去学习。
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对可爱的事物,对可爱的人,对可爱的生活,永远充满兴趣的人。
但是,我仍然愿意,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因为,向外,你永远都找不到意义。
只有,向内,向自己的心去寻找,你才能赋予外在事物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