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45岁的周国平先生喜得千金妞妞,他幸福万分,仿佛整个世界的光都在怀中。晴天霹雳,随后女儿查出眼癌,整个家庭跌入难以自拔的痛苦深渊。
可爱至极的妞妞,初生则将逝,如果拿掉双眼,暂时延长生命,不仅能保证病痛的不复发,还要面对长大后人生的种种难堪与不便;如果保留双眼不作手术,则病痛将迅速恶化,她的生命将如烟花般迅速消逝。周国平夫妇在患得患失难两全的痛苦抉择中,一分一秒的过去,越发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时间。
尽管父爱如山,最后,父爱什么也解决不了,唯有一场目送。丧女后,周国平先生把自己关在屋里八个月,写完了初稿。又经过一年,完成了第二稿。接下来搁置了两年,做了部分删减,交付出版。《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是周国平先生为逝去的女儿而写,也是为自己而写。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父亲用感情的一砖一瓦为爱女垒筑起来的一座坟!
该书真情实感,客观理性记录,加上两年磨一剑,几易其稿,值得后来不期而遇的国内外获奖。书中对人性、伦理的探讨,对自私、弱点、后悔、犹豫的反思,是真诚的。
尽管如此,初读时,我还是有一些保留态度。我个人觉得周国平先生虽是一位细腻的父亲,但也有他的倔强,他的骄傲,他的不谦虚。觉得或许走火入魔的哲学家都如此,多了些坚持与固执,少了些圆融与变通。在人际上,在男女中,在生活里,哲学逻辑强不等于医学常识多,不等于情商爱商高。这些也算是某种程度的局限和遗憾吧。
再读时,我收回了自己曾经对周老师的某些苛责的评价。他对自己的解剖,对悔恨,内疚,悲伤的心理分析,对生死分隔时生者冷漠的心理分析,尤其对人终究后悔的辩证分析,细腻,真实,难得。
这是一位学哲学的有文学功底的心思细腻的父亲。流畅、真实、优美、细腻的笔触中,能感觉到作者立体、矛盾、徘徊的思绪。生而为人,每个渺小的个体都是有局限的。我感到了命运面前,人的无力感。
后来读了后记,了解到周国平先生和妻子一起经历了磨难和伤痛,但最终还是分手了。非常感叹,那两个深深相爱,口口声声心心念念说好要再生一个的人啊,也是会变的。这世间,难道不变的真的只有变化本身吗?所以,把握现在,活在当下,常常喜乐。这比什么都重要。
父母与子女的亲情总是感人的,人生自古伤别离。所以,该书的读者,总会有潸然落泪的时刻。那是心底的亲情之弦被触动。孩子的心是纯净的,就像一面镜子,照见大人的各种心思意念。保守纯净的心,就是保守人性。孩子教会我们如何去爱。
周国平先生是一位勤奋的作者,他后来还写了一些感悟婚姻感悟生活的书,也为第三段婚姻里的女儿写了一本书。这是一位对女儿深深爱着的老父亲啊。
写作,也是疗伤和治愈的过程。尤其对于感情丰富细腻的哲学家来说,不写出来,不疏导出来,会疯掉吧。
另一方面,时过境迁,感悟会变,及时的记录,及时的梳理是很重要的。如果周国平先生那个时候不写,或许以后都写不出当时的感觉了。如果周国平先生现在再写对当年的回忆录,恐怕是另有一番心境、成长、感悟吧。
总之,感谢周国平先生这本“不问意义的书”。值得为真诚的剖析买单,思索“玉碎瓦全”,思索“逃避”还是“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