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六讲 -- 情欲孤独1/6

把《孤独六讲》作为2018年的第一本书是想正视自己,正视孤独。

孤独,很容易让人想到“...鳏、寡、孤、独..."。从小到大,我是个群居动物,感觉像是离开同伴就没办法生存下去似的。喜欢倾诉,轻信友人,毫无防备,大概是我处朋友的习惯和态度。知道慢慢长大,发现,有的事情,告诉别人之后,是会后悔的。有的人,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友善。可尽管如此,改变一直以来的习惯实在不易。成年后,渴望爱情。在我看来,爱情是无比的美好,爱情是两个灵魂的碰撞,就像是你看到满天的星星就会莫名的开心一样奇妙。大学谈了个无比深爱的男友,可是时间久了,才发现不像自己想象的那般美好。起初以为找到了可以依偎一生的大树,后来觉得人生应该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吧~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才真正去了解孤独,认识孤独,体会孤独。

起初,我觉得孤独不是什么好词。总觉得如果一个人感到孤独是有什么病,或是不够乐观吧。当一个人告诉我要“忍受寂寞,享受孤独”时,我还是不太能理解。直到今天,感觉有些懂了。蒋勋先生说“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他这样解释:“孤独是一种福气,怕孤独的人就会寂寞,愈是独孤的人就会寂寞,愈是不想处于孤独的状态,愈是去触碰人然后放弃,反而会错失两千年来你寻寻觅觅的另一半。有时候我会站在忠孝东路边,看着人来人往,觉得城市比沙漠还要荒凉,每个人都靠得那么近,但完全不知彼此的心事,与孤独处在一种完全对立的位置,那是寂寞。”

第一章讲到的是情欲孤独,在我看来,情欲是我们与生俱来不可逃避、无法避免的。每个人都渴望寻找到那唯一契合的灵魂伴侣。就像柏拉图的故事中讲到的: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被劈开的自己,可是被劈开的人那么多,并不是谁都能找到的。

围绕 【越来越孤独的社会--害怕孤独--我从哪里来--不允许孤独--对抗群体文化--破碎的孤独感--寻找情欲孤独的宣泄口--竹林七贤的孤独--特立独行等于大逆不道--文化对情欲的孤独无法仰天长啸--活出孤独感--生命本质的孤独--孤独与伦理规范--对生命的怀疑--生命的意义--抛开结局的束缚--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阅读《金瓶梅》,了解情欲孤独--从小说谈孤独--意识到身体的存在--孤独并非寂寞】讲了很多和情欲孤独有关的故事。

我曾经也像作者一样,站在十字路口,看着来往的人群,他们行色匆匆,面无表情,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孤独。我曾经害怕孤独,恐惧孤独,为了逃避孤独,我想方设法让自己在群体中欢愉嬉笑,尝试让自己不那么孤独。曾经有个朋友,讲给我他小时候被欺凌的故事,因为他的皮肤上有胎记,这也就是所谓的不合群,与众不同,特立独行,正因如此,欺凌陪她度过了整个小学时光。曾经我举得孤独是个很难懂的话题。特别是结婚以后的孤独。然而在钱钟书和钱媛相继离世后,杨绛先生能淡定自如的安度晚年,并且成了百岁老人,我当时就想,她大概早就认识了孤独,并且学会了享受孤独吧。

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是生命圆满的开始。而这意义一定是要自己去寻找的。从今天起,我要学习如何完成孤独,给予孤独,尊重孤独。

自我检视小方法:尝试一下,在没有声音、电话、网络等一切的环境下,你可以安静多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
    素锦之年阅读 1,464评论 9 20
  • 一本很相熟的书,总是耳闻,总是遇见,也总是犹豫一下子,就错过了。我在一个停电之夜,如飞蛾扑向火扑向了这本《孤独六讲...
    你说李白死了阅读 817评论 1 9
  • 时间无情,它不在乎你是否还是一个孩子,你只要稍一耽搁、稍一犹豫,它立马帮你决定故事的结局。 它会把你欠下的对不起,...
    五木先生努力阅读 777评论 12 9
  • 爱上一个人,千般理由 不爱一个人,不无源头 爱去那里,费心挽留回不了头 爱到这里,来去悠游举步惦愁 找不到爱,像个...
    沣吟阅读 210评论 0 2
  • 曾经的我非常的胆怯,然后又会生出很多的顾虑,很多问题本身不大,却被我放大很多倍,有时候别人会以为那是稳重的象征,其...
    元宵Mickey阅读 29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