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与辉辉和江鸽的约会,心里暖暖的。
三五知己在身边,闲来无事话家常,这就是平凡生活里的小幸福。
我和辉辉是从外校借调过来的,五年以来从未在一个办公室,一直任教不同年级,分属于不同楼层。
然而不知怎的,竟这般亲近。我真的回忆不起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来,一点点从陌生到熟悉的。不得不说缘分这东西真是一个奇妙的存在。
在辉辉的介绍下,我认识了江鸽。其实在认识她之前,我对她仰慕很久了。
每年教师节大会,刘江鸽的名字总会三番五次被提到,伴随其后的是一系列爱心之举和中心校领导的大力赞赏。
有一次她上台发言,文字朴素,内容感人,一听就知道那都是她一点一点做出来的教学事迹,一听就知道她是一个真心喜欢孩子,享受教师身份的好老师。
那天她身着红色上衣,搭配黑色短裙,从发言席上款款而来。我在台下众多人里远远望着她,默默追随着她,直到她轻轻落座。那时她并不知道我的存在,而我已不止一次在心里渴望认识她。
得知辉辉和她是朋友时,我极力拜托辉辉介绍我们认识。
那是一个春风和煦的下午,我出校门看见辉辉和江鸽。江鸽身穿黑色大衣,比我印象中的她显得高挑一些。她皮肤白皙,眼眸清澈,笑容甜美。我们一见如故,手拉着手在操场上散步,说说笑笑,仿佛认识许久的老朋友。
有一种感觉叫相见恨晚,从此我们经常来往。有时三个人约饭,一顿街头麻辣烫,我们也吃得很尽兴。有时三个人约在谁家闲聊,聊生活,聊工作,聊未来,无话不谈。这种约会隔三差五就会有一次,不然会觉得生活少了点什么。
后来江鸽出嫁,我和辉辉相继有了二胎,再后来暖宝出生,我们见证了彼此生命中的重要时刻,自此成为各自的重要他人。
江鸽是一个爱看书的人,我们经常换书看。我们之间的走动因为书籍频繁了很多。她总说我是她的移动图书馆,她又何尝不是我的私人书架呢?
她还喜欢写文章,有自己的公众号。她写学生的故事,写暖宝的成长,偶尔也写她体贴的老公,满满的正能量,活脱脱一个小太阳。她坚持在简书上日更,坚持每周给家长写一封信,这些让我佩服不已。她的勤奋和上进一直是我的榜样。
辉辉是我和江鸽的忠实粉丝,只要我们的文章发出来,她一定会第一时间转发,为我们呐喊助威。她的热心和诚意是我们坚实的后盾,也是我们坚持的动力。
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虽不敢以君子自称,但这份简单纯粹的友谊确实让人念念不忘。
身边能有这样两个好朋友,每次想起我都很知足。我常常寻思是什么让我们三个一路同行,越走越近?
我想一定是因为我们性格相似,爱好相同。我们三个性情比较温和,待人还算坦诚,不喜欢与人一争高低,更不擅长溜须拍马,所以我们之间的认同感很高。
每次见面我和江鸽喜欢滔滔不绝地说,辉辉则会安静地倾听,偶尔慢悠悠地评论几句。有人热闹地说,有人安静地听,这种相处模式让人很舒服。
我和江鸽喜欢写东西,辉辉总会热情地转发,真诚地鼓励。我们三个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这种潜意识里的分工让我们的关系特别融洽。
好的关系一定是这样,互相扶持,彼此成全,相互影响,直到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仨,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