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汇报一下这周的训练情况吧。第三个训练周结束了,计划跑量34km,实际跑量20.0km。周一、二都是在端午小长假里,带孩子旅游真是没有体力再跑步了,只有3km的爬山锻炼。然后周四、五恢复上班就抓紧休养生息了,六日分别跑了7km和10km。勉强也是完成一部分的训练计划。
总体来说,第三个训练周虽然中间断了两天,但是在周六、日跑长距离的时候,还是能感觉出来,之前训练的一些成果。
这周跑了训练以来的第一个10km,配速5分42秒,没有带水,稍稍有些气喘。跑起来并不费劲,而且还有一些恢复到去年4月参加半程马拉松比赛的感觉。对于我自己来说,还是比较满意。
相信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马拉松比赛是非常艰难的。这当然没有错,毕竟马拉松比赛是一项伴随痛苦的运动,即使是优秀的专业选手,也不可能一边唱着歌,一边完成42公里的比赛。
在生活中,只要爬一段楼梯后喘不过气,我们就会对自己的体力失去信心。“去绕着操场跑十圈!”,高中时体育老师的叫喊声偶尔还会回响起来,种种痛苦的回忆,都会让我们时刻感到,长跑是一件令人叫苦不迭的事情。还有很多接近中年的朋友,看着镜中日渐衰弱、发福的身体,就这样放弃了跑步和锻炼。
在比赛中,经常能遇到一些参赛的人,比赛前几个月还没有想过是否要参赛,当然也就谈不上准备,最后也能“狼狈”的闯过终点线。在北马的起步阶段,我就听到旁边两个人说,“前半程跑2个半小时,后半程走就可以关门前到达啦!”。这种毫无计划,不加考虑的参赛,到最后当然会感觉非常疲惫。
其实马拉松是一项不分男女老少,全民皆宜的运动。我在比赛中就遇到过90多岁的老太太六小时完赛,据说还有十几岁的孩子也完成了比赛。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悬殊。经常有很多女性跑友在赛道中飞驰而过,渐渐离我远去,让我感到十分的沮丧……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尤其是那些还没有参加长跑锻炼或者马拉松赛事勇气,但有兴趣尝试的朋友,可以现改变一下“马拉松=痛苦”的固有观念。如果我们正确理解了这项运动,不仅会减少痛苦,还能从中收获快乐。但从着全程42km的距离就可以想象,我们自身在身体和心理方面,还有多少潜力可以挖掘。
我们每个人都会通过各种各样的体验来获得“成就感”,无论是完成一项工作,还是开放一个产品,这是这种成就感,让我们感到幸福。马拉松所带来的成就感,是大家共同追求,而且是其他事情无法替代的。
马拉松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要脱掉社会的外衣,赤裸的展现出人类最原始和最真实的一面;面对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当我们竭尽全力迈过重点的一刻,才会体会到我们训练时所经历的漫长过程,所忍受的身体上的痛苦,坚强的意志让我们收获到超越比赛本身几倍,甚至更多的成就感,让我们幸福和自豪。
汉森马拉松训练计划的组成包括:轻松跑的日子和实质训练。实质训练包括长距离跑、节奏跑(配速跑)、力量跑(强度跑)和间歇跑。把训练计划安排的丰富多样,就会训练不同的系统,也会协同优化马拉松潜能。
计划表已经按照日期列出了每天要完成的目标,以及当天要参照的训练方式。
第二个小表格是配速表,跑友们可以根据自己要完赛的目标,来选择相对应的各项训练方式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