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长久,并非指个体肉身永生,彭祖八百岁也终究会死,老子讲究顺乎自然,生死都要顺乎自然。老子研究死亡,着眼点放在非自然死亡上面,他首先指出: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42章)
“人之所教”是指老子从《金人铭》里作了引用:“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从而“我亦教之。”老子说,下面所引用的话是别人所教,我也把它教给你们:“强横霸道的人是不得好死的,(争强好胜的人最终必将碰到死敌)。”以守弱为道之用,老子向来反对强梁。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76章)
活人柔软,死人僵硬;草木生也柔脆,死了枯槁。生死对比,人与草木比类求同,从中提炼出坚强的属性是死,柔弱的属性是生。在老子眼中,凡取其强者皆死也: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检且广,舍其后且先,则死矣。(67章)
现在舍弃慈爱而求取勇武,舍弃俭啬而求取宽广,舍弃退让而求取争先,是走向死路!保全生命的三宝被舍弃了,求取勇、广、先,舍弃柔弱,求取坚强,自找死路。“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父,始也。老子以強梁之人为教戒之始也。(河上公)——这是老子的第一条死亡警示。
进而,老子对人群生死状况作了大概的分析: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50章)
长寿的十分之三,短命的十分之三,老子特别指出了“动之于死地”的十分之三,并且追问原因:“以其生生之厚”。老子主张顺乎自然地生,“动之于死地”,首先是违反自然的人为之“动”,本来,按照天命,或可久生,而不自保,自蹈死地。生生之厚:厚自奉养以求生。或逞欲于声色,自伤其生而动之死地。或富贵之人,厚自奉养,服食药饵,以求长生,适自蹈于死地。后世道教炼长生不老之丹,实与老子本意相违。上述三种人占比十分之九,还有十分之一呢?那便是“善摄生者”,其最高境界是“无死地”,与“动之于死地”形成鲜明对比。生生之厚不但让人妄动,自蹈死地,而且殃及他人。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75章)
人民之所以轻死,是由于统治者奉养奢厚,刮净民脂民膏,所以人民觉得死了不算什么。自然会从饥饿与死亡的边缘中铤而走险,轻于犯死了!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司杀者,是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74章)
由于“民之轻死”,老子要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因此讨论如何让人“畏死”的问题。严刑峻法固然有一定的震慑力,或可使民畏死,但同时严刑峻法又是一把双刃剑,会“伤手”,因而并非最好的办法。生生之厚→自蹈死地→使民轻死→民不畏死→执而杀之,一条血淋淋的“动之于死地”的死亡链!“动之于死地,以其生生之厚”——这是老子的第二条死亡警示。
纵观两条死亡警示,无论是求取坚强,还是求生之厚,究其根源都离不开一个“欲”字,此刻,应当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老子为什么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46章)了。基于此,老子给出了忠告: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
名誉与生命、健康与财富、获得与失去这一组选择题,是所有人无法回避的。“以其求生之厚”是人“轻死”的原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正是其具体表现。挖到了根源,老子指出了光明大道:知道满足的人就不会遭屈辱,知道止步的人就不会有危险,这样就可以长久。
最后老子描绘了他的理想国:
小邦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0章)
“使民重死”,使民众珍惜生命。民众安居乐业到“老死”也不会成群地迁居到他邦去。由“轻死”到“重死”,这是生命意识的重大转变,也是老子贡献给中华民族的最宝贵的财富。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33章)
善建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54章)
不离失生命所依据的人长久,死了以后影响不消失的人长寿。“死而不亡”区分了人的生理寿命和精神寿命。老子提出了重要的价值观,身没而道犹存(王弼)。人死了之后精神永存,与天长地久共存,这是生命的真正意义之所在。老子的“死而不亡者寿”实现了生命的超越,一种超越有限肉体躯壳的“无限性”和“永恒性”。从极深的层次上揭示了人生的奥秘和真谛。“死而不亡”的实现方式是“子孙以祭祀不辍”。因此老子把修德作为精神超越的必由之路,从修身、家、乡、国、天下,到德真、余、长、丰、普,精神的影响力越来越广泛,德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包括老子在内的圣贤们,精神永存,实现了长生久视。以“清明”为标志的传统节日,仪式化地让“子孙以祭祀不辍”的香火代代相传,让民族的凝聚力万世传承。如果说中华民族长存主要得益于老子的教诲,恐怕是不为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