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能让我们理性看待爱情与亲情之间的关系。
《为何越爱越孤独》是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的一本关于婚姻与情感的心理学著作,自出版以来一直备受好评。书中,武志红以一位心理学者的角度,结合大量现实案例,向读者展示了许多秘诀,比如怎么打破自恋情节,怎么处理夫妻关系间的权利斗争,怎么摆脱总想当个老好人的心态等等。
走上社会后,我们发现人与人之间交心越来越难,每个人心里都像是有一堵墙,把自己藏起来,也不让外人随便进来。这导致我们在交往上越来越束手束脚,站在自己的心墙里,看不见别人的存在,也体会不到更大的力量。
实话说,这堵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负面效应。因为,只有认识到别人的存在,才会走出孤独,建立起真爱的关系。也就是说“走出心墙”就是破解“越爱越孤独”的最佳途径。武志红曾不止一次阐述这一要点。他是一位很著名的心理专家,对人类心理、社交、婚姻关系有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那本引起广泛讨论的《巨婴国》就是他写的。
这本《为何越爱越孤独》对于非心理学出身的人来说,可以说是一本不错的入门书籍,读起来通俗易懂,你能在其中学会一些简单的心理学术语和心理现象。另外,书中的案例也非常有趣,有很多你看完之后就会觉得自己也经历过那种状况。总之,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爱、获得爱,就来读一读这本《为何越爱越孤独》。
幸福的秘诀是活在当下
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渴望长大,长大后又开始怀念过去,在漫长的时光中,我们马不停蹄地追求幸福,却又总是觉得幸福遥不可及。
生活不尽如人意,内心充满焦虑。我们像坐在一辆陌生的火车上,既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又不知道曾经失去过什么。
大概这就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大矛盾点——纠结于过去和未来,却全然不重视当下,很多人在这条路上重蹈覆辙,但却丝毫没意识到这一点。
其实,一旦人们盲目留恋过去,或盲目期待未来,他们就会丢失自己当下的生活。然而,当下永远是人类直接面对的唯一时刻。如果不关注当下,就会走进虚妄,浪费时间,并且离幸福越来越远。
现在我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过去,想一想我们曾经都失去了什么。
小时候,我们都渴望长大,因为长大了可以逃脱父母的管制,获得自由;
上学时,我们期待毕业,毕业后就没有无休无止的作业和难以应付的考试;
工作后,我们开始怀念学生时代,那时候不用自己挣钱,上课迟到了也不会受到惩罚;
没成家之前,我们渴望婚姻,渴望和相爱的人长相厮守;
结婚之后,我们又觉得婚姻是坟墓,天天和同一个人生活在一起,简直太无趣了。
你看,在我们短暂的过去中,似乎没有能够满足的时候。什么是人生?人生也许就是常常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们不是在期盼未来,就是在怀念过去,却眼睁睁地让每一个珍贵的当下哗哗逝去。
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单纯的快乐越来越难了。小时候吃一顿肯德基,看一集《名侦探柯南》就能开心一整天,现在却不行了。我们想得到什么,或许就能轻而易举就能得到,但却不再像从前那样轻而易举地快乐。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心被一层又一层的欲望缠绕,因而失去了对当下事物的关注。那我们该如何活在当下呢?
首先,我们就是要杜绝留恋过去。
作者某天在自家小区里的湖边散步,初升的月色很美,让人心旷神怡,他不禁被美景陶醉,很想将这风景拍下来。可是在回家取来相机之后,却发现美景已逝,只能等到明天再来拍了。
然而,当他第二天拿着相机在来拍月色时,却沮丧地发现,此月色已非彼月色。昨天的美景并没有在今天重现,他感觉大失所望,心里不断怀念着昨天的美景,也失去了第二天拍照的兴致。
其实,当时的作者就犯了一个过分执着于过去的毛病。昨夜的月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还影响到了此刻的心情,这是得不偿失的事儿,不如坦然面对现状,享受现在,即便今天月色没有昨天的美,但它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用心欣赏一定会发现不同的美,若一直纠结下去,不但心情不好,还会损失当下的时光。
在清末小说《老残游记》中,老残本想去蓬莱山上看日出,但到了之后,却发现当天风雨大作,日出肯定是看不成了,同行的人都很扫兴,但老残却说,“看这风卷着海水,一样是非常壮观的景色啊!即便没有看到日出,这趟出行也没白来。”
故事里的老残是很豁达的,他没有纠结于起个大早却没有看到日出的懊恼中,反而非常享受当下的风景,这种洒脱超然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珍惜当下永远比缅怀过去更加值得我们去做。
现实中,很多人会觉得自己的初恋情人最好,以至于无法彻底接受自己后来的爱人,从而导致婚姻关系不和。这就是一种盲目留恋过去,却忽视现在的不明智做法。如果当事人能多看看现在的爱人,就会发现对方也有很多优点。只有着眼于现在,真正接受对方,才能获得幸福,让婚姻关系良好地发展下去。
所以,如果你想要幸福,就要活在当下,珍惜当下,不要留恋过去。日子就像流水是一直前进的,并且一去不复返,过去终将随风而逝,只有不执着于怀念,才能迎来生活中真正的幸福。
除了过分执着于过去,想活在当下就不要总是幻想未来。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话:“等我以后有钱了,我就去周游世界”“等钱攒够了,我就能好好享受生活了”“等以后退休了,我就好好锻炼身体”……
“等我以后怎样怎样,我就怎样怎样”,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句式,如果你也常常说这样的话,那就犯了一个幸福的大忌。
就像电视剧里那些说“等我干完这一票就金盆洗手”的黑帮老大通常都不能如愿以偿,他们总会在最后一次行动中丧命。你现在总把“以后怎样怎样”的话挂在嘴边,真到了以后,你也不会那样做。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我们总是把愿望放在以后,那实现愿望则遥遥无期,想做什么现在就去做,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它,而且这样的人生才能淋漓尽致,没有遗憾。
武志红认为:那些卓越人士的共同特点就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既不好高骛远,又不执着于过去,如果我们不能活在当下,那么再远大的目标,都是纸上谈兵。而我们心中的渴望会阻碍我们与当下的事物建立最单纯的关系。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说,活在当下是智慧的唯一源泉。这是一种普世哲理,任何时候都能使用,所以请记住,幸福的秘诀很简单,就是活在当下。
想要变得更好,首先要改掉自恋
中国近代政治家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纵观历史,的确有很多明明可以有所成就的人,却因为骄傲自满,自恋自得,偏离了原本可以成功的道路,酿成了“伤仲永”式的悲剧。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堵自恋的墙,但这堵墙并不是保护我们抵抗外界打击的屏障,而是将我们圈在墙内,让我们看不见别人的真实存在,也让我们感受不到更大的力量。就像华妃,她正是因为活在自己“自恋”的围墙中,没能看清世事变化,才走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在自己构建起来的墙内,每个人都是自恋的、扬扬自得的、自以为正确的。只有打破这堵墙,真正看到别人的存在,才有机会走出孤立,获得成功。我们需要感受这个世界上更强大的力量,以免一叶障目,然后顺从这个力量,真正强大起来。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有可能因为坐井观天而一败涂地。
楚霸王项羽在与刘邦的战争中原本占于上风,却因为刚愎自用,没能把握时机,洞察时局,最后惨败,送命于乌江。他失败的原因就是一直活在自己“自恋”的墙里,过分执着于“小我”。
什么是“小我”?英国哲学家埃克哈特·托利认为,无数相互矛盾的念头以及围绕着这些念头的种种努力组成了我们的“小我”,也就是心理学家们所说的“自我”。我们很容易执着于“小我”中,然后“小我”就会成为一堵无形的墙,阻碍我们内心深处的“真我”与外部世界建立直接的联系。
每个人的“小我”都是不同的,有人喜欢追求快乐,将快乐视为最重要的事情;有人沉溺在痛苦中,视痛苦为必然;有人喜欢助人为乐;有人却喜欢巧取豪夺……
总之,我们都在“小我”之墙所围成的院落内过着自以为是的生活。但不管这个院落内所奉行的法则看起来多么美好或伟大,它们都是我们与其他人、其他存在乃至世间万物建立真实联系的障碍。
黑泽明导演的电影《罗生门》中,主人公之间因为每个人都从“小我”出发看待问题,导致了事情真相的片面性,没有人知道真相是什么,每个人都只相信自己所认为的“真相”。以至于在真真假假之间,真正的“真相”被掩埋。
在爱情中,我们常常也会因为执着于“小我”出现问题。这正是我们为什么会感觉爱得很疲惫、越爱越孤独的原因。
在日剧《东京女子图鉴》中,绫子和丈夫正男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两个人不能走出“小我”,他们有着不同程度的自私和自恋,绫子不想生小孩,正男不肯分担家务,他们之间产生矛盾,却没有努力为对方放下“小我”,走出自私,致使两人隔阂越来越重,最终只能离婚。
所以,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走出孤独,渴望与别人相爱,但很多时候这个最普通的愿望却成了一种奢望,根本原因就是我们都被“小我”困住了,以致看不到对方的想法。
如果想要走出爱带来的孤独感,重要的不是我们做什么,而是我们必须放下。若想看到别人和其他事物的真实存在,你至少要在某一瞬间,放下你的“小我”。勇敢地拆掉那堵自恋的墙,不再自以为是,不再顾影自怜,坦诚地面对这个世界和自己的爱人,这样你不但会看清楚、想明白很多事,而且你的生活也会豁然开朗起来。
除了“拆墙”之外,想要摆脱自恋,还要放弃“我能控制一切”的幻觉感!
在大部分人的潜意识里都有着“我能控制一切”的幻觉,这是一种迷之自信,我们都认为自己控制着人生乃至周围的世界,因为有这种控制感,所以我们自信并且自恋。
但当发生一些突然事件时,会有客观的现实跳出来强有力地告诉我们,“你能控制的事情其实很有限”。这时,内心的控制感就会被打破,我们就会从“掌控一切”的强大感中醒来,迅速转向“我什么都做不了”的无力感中。
当一个人失去内心的控制感时,就很容易内心崩溃。现实中,当司机遇到堵车、路况不好、有人抢路时,他们内心的控制感就会下降。这时,原本控制欲很强的那些人,就会忍不住抱怨、大骂,甚至产生暴力行为。
其实,控制感就是最核心的自恋。几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认为,“我能控制我的人生,我能左右世界。”这无疑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幻觉,其实我们每个人能够控制的非常有限,世界和社会我们控制不了,甚至连爱人我们也控制不了。
而且,如果我们一直生活在“我能控制一切”的幻觉中,就无法和别人建立起真正的关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人喜欢活在你的掌控之中。即便一些非常依赖他人、渴望被掌控的女人也是一样,她只希望那个控制她的男人能够按照她想要的方式来控制她。假如她发现男人控制她的方式和她想象得不一样,她就会逃离这个关系。
其实,我们内心的控制感正是让我们膨胀的元素,它导致我们自恋,导致我们陷入盲目的自信,如同坐井观天的青蛙一样,活在令自己洋洋得意的世界。
想要摆脱自恋就要先降低自己的控制感,要有一种虚怀若谷之感,就像乔布斯的座右铭一样:求知若渴,虚怀若谷。只有保持这种不断精进自己的态度,我们的人生才会迈向更高的台阶,我们的爱才不会走向绝境。
如何正确教育下一代
我们了解了如果想要变得更好,就需要改掉自恋的毛病,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正确地教育下一代。
教育是立国之本。我们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但相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从小的家庭教育绝对不容忽视。
并且,在现今社会,我国大部分家庭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很多家庭对孩子特别娇惯,导致大批熊孩子“上市”,让许多深受熊孩子困扰的人叫苦连连。
其实不听话、不礼貌只是孩子性格中的问题之一。更大的一个问题在于现代社会中的孩子普遍经不起挫折。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曾提出一个概念叫挫折商,它是指一个人化解并超越挫折的能力。一个人越能承受挫折,他的挫折商越高。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较高的挫折商,这样他们才能在长大后有勇气和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孩子的挫折商呢?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一下。
首先,不要要挟孩子。
小时候,你肯定也有过被父母要挟的经历,比如,“你要是不写完作业,就不许看动画片”“考试考不到九十分,就不带你出去玩”。每次听到父母说这些话时,你心里是什么感觉?你肯定觉得很沮丧并且生气,但还是不得不为自己喜欢的事情所屈服,去做那些不喜欢的事儿。
其实,家长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不要为了说服孩子,用他喜欢的事情交换不喜欢的事情,这是将一件事扩展为两件事的做法,不但给孩子施加了压力,还会带给他们一种被要挟感。一旦孩子感觉自己被要挟了,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在潜意识中和父母对着干。
长期给孩子灌输“你不这样,就会怎样怎样”的概念,实际上是在传导挫败感。这种非此即彼的教育,很容易让孩子变得诚惶诚恐,比如,“如果我不考一百分,我就一无是处。如果我不好好努力,将来我就会成为穷光蛋”。长期持有这种想法,孩子遇到挫折就很容易崩溃,他们会觉得这次肯定完了,没有希望了,于是放弃为改变现状做努力。
如果想要培养孩子的高挫折商,家长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把小问题看得非常严重。很多父母一发现孩子出现了某些问题,就会觉得这个问题不得了,不管的话以后就会发生更大的问题,于是如临大敌,对孩子的小问题大动干戈。然而,家长的干预强度,与孩子目前的小问题是严重不匹配的。
虽然,孩子是一株需要不断修剪的树苗,但归根结底,他们还是需要自己成长。有的家长神经质般地爱护孩子,怕他们出现一点问题,于是盯得死死的,孩子稍微做了一些越界的事情就要摆正,这样做是在抹杀孩子自我发挥,自我成长的能力。
其次,不要过分地溺爱孩子!
生活中,有许多家长对孩子非常溺爱,看不得孩子受一点苦,这其实是家长的问题。你经常性的“心太软”,会抹杀孩子成长的机会。不要什么都亲力亲为、帮助孩子,孩子更需要独立完成一些生命体验,才能体会到自己身体和心灵的力量,并在不断地磕磕绊绊中,培养出高挫折商来。
说到底,溺爱根本不是一种正确的爱。我们常将“为孩子做些什么”视为爱,但有时,父母“不做什么”才是爱。家长们需要经常提醒自己,控制干预孩子行为的冲动,很多干预是不必要的。要尊重孩子在小时候受到挫折的权利,只有多面对一些挫折,才能培养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如果你的孩子当惯了温室里的花朵,在遇到外界风雨的时候,自然很容易受伤。
除了溺爱孩子之外,过分管制孩子也不行。
现实中,有一种被父母过分管制,表现得“很乖”的孩子。这些孩子之所以“很乖”并不是他们真的很乖,而是在用“乖巧”讨好父母,甚至不得不因此扼制自己的天性。
章小姐两岁的女儿雯雯非常乖巧,摔倒了不哭不闹,连打针也安安静静的。很多妈妈都惊异于雯雯的乖巧,纷纷向章小姐请教育儿经。后来,才得知章小姐一直在用非常严格的方式教育雯雯,雯雯摔倒时,她不但不去扶,还会装作没看到一样。刚开始雯雯非常需要妈妈的安慰,可后来习惯了妈妈的冷漠之后,雯雯就再也不会在受伤时求抱抱了,而是一个人默默地独自承受,摔疼了也不言语。
这种看似明智的教育方式对于一个两岁的小女孩来说过于极端,过于严厉。孩子虽然不需要溺爱,但关爱还是需要的。在妈妈“漠不关心”的教育方式之下,雯雯长大后很容易成为一个缺乏安全感,甚至缺爱的女孩。在她成为母亲后,会因为自己曾遭受过母亲的冷漠对待,然后拼命地溺爱自己的孩子来抵偿童年的阴影。所以,有时过分管制孩子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教育方式。
最后,父母不要试图扮演孩子的决定者。
生活中,很多父母特别热衷于给自己的孩子做决定。他们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孩子灌输所谓的“金科玉律”,让孩子在自己铺好的道路上前行。这样做的弊病在于,让孩子失去了自主性,甚至剥夺了他们做决定的权利。
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孩子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只有生活在充分的爱和充分的自由之下,孩子才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者。
自我实现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一个概念,他们通常是非常优秀独立、完整美好的人。想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自我实现者,就要给予孩子独立思考的自由。父母不要非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孩子,如果孩子一直被父母的想法压制,就会迷失自己,成为父母意志的产物。
说到最后,还要补充一点就是在父母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没有特别标准的规则,教育不应该是教条主义。关键就在于掌握好一个“度”,物极必反,盛极必衰,过于溺爱不好,过于严厉也不好,现实永远比书中的情形更加复杂,这就需要各位家长随机应变。从正确的出发点,给孩子正确的教育与爱,既不要成为孩子的拐杖,也不要全盘撒手。我们需要的是陪着孩子共同成长,为孩子打造一片自由的天空。
婚姻也是战场——夫妻间隐秘的权力斗争
权力是我们常常提起的一个词汇。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头上,这就是权力。按照这个定义来看,权力几乎无所不在,它绝不仅仅是政治斗争或公司竞争的产物,而是存在于一切人际关系中。最亲密的情侣关系和亲子关系也不例外,甚至关系越亲密,权力斗争越激烈。
夫妻吵架就是一种隐秘的权力斗争。
夫妻吵架的缘由常常是很小的事,根本原因在于一方认为自己的权力受到了动摇。比如,妻子希望丈夫能够拖地,丈夫没有做,妻子就会唠叨,甚至大发雷霆,直到丈夫去拖地为止。妻子之所以反映这样强烈,是因为她觉得自己的意志没有得到实施,也就是在质疑丈夫“你为什么没有像我说的那样做”,妻子命令丈夫拖地就是一种施展权力的表现。
同样的,如果丈夫某天想吃红烧鱼,但是妻子没有做,丈夫也有可能因此对妻子发脾气。其实不仅是因为没吃到红烧鱼,深层次的原因是丈夫觉得妻子没听自己的话,自己的权力遭到了妻子的无视。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更多的权力,权力来自于对他人的控制。简单来说,我们的权力欲望就是控制欲望,控制欲望强的人势必会大力施加权力,千方百计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
有时,这种强加的方式很明显,而且目的明显有问题,对方就会很快意识到这一点。然后,产生抵触情绪,展开反击。但有时,这种强加的方式非常隐秘,而且目的看起来“是为了我们好”。在面对这种权力施压时,我们常常感到无可奈何,并且不知道怎么反抗。
有位女孩,她母亲要求她每晚八点前必须到家,工资也必须由母亲掌管,即便女孩已经26岁了,她妈妈还是把她管得死死的,没有一点自由。其实,女孩并不喜欢被母亲管着,她非常渴望像一个成年人那样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晚上有些应酬。可是她不敢,因为上次她这样做的时候,母亲的反映吓坏了她。那天,她晚上8点后才回家,母亲并没有责骂她一句,而是痛哭流涕,自己疯狂扇自己耳光,脸都扇出血了也没停。这个情形吓坏了女孩,导致她从此再也不敢违背母亲的意愿了。
这位母亲的行为,所包含的含义是——我都把自己伤害成这样了,你还敢不敢不听话?母亲在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惩罚女儿,这是一种非常严酷的冷暴力,更是一种隐含着权力味道的要挟。
除了这个事例中母亲对女儿几近疯狂的控制之外,生活中有很多不温不火的权力控制存在,现在我们再来看这样两个例子:
一:某天早上,一位先生打算去买报纸,出门看了看,感觉有点凉,回头就对妻子喊道:“烦死了,快点给我拿衣服,快点!”
二:丈夫对妻子说:“咱们今天去吃川菜吧!”妻子说:“好!”但妻子接着问道,“你想在餐馆吃,还是打包带回来吃?”这时,丈夫突然很生气,他厉声说道:“你为什么要把问题想得这么复杂,真烦!”
像上面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许多夫妻激烈地吵架都是由一些琐碎的小事引起的。而且,这些吵架所隐含的意思都一样,就是“你难道不知道我需要什么吗?为什么不乖乖听我的”。
在健康家庭长大的人,可能无法理解上面两个例子中的丈夫为什么那么奇怪。他们怎么那么容易就被激怒了。然而,这样的事情非常普遍,很多对夫妻吵来吵去,其实就是在争取一个结果——“你什么都要听我的。”
一个人越是渴求这样的结果,就越容易把每一件小事变成一个战场。对他而言,任何一件小事都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争。他必须让配偶在每一件小事上听从他的意志,只有这样,他才会觉得自己控制住了局面。
当然,大多数亲密关系还是比较正常的,我渴望你遵从我的意志,你也渴望我遵从你的意志,但大家较量了几个回合下来后,就会发现谁都没有得逞,大家势均力敌,因此,反而能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如果一方想要强制性地压倒另一方,那只会引起另一方强烈地反抗。
在一个正常的亲密关系中,尽管吵架在所难免,但不会成为这个关系中的主旋律。尽管彼此都尝试过争夺关系的制高点,但不会特别渴望对方绝对服从。因为绝对服从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意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吵架是对夫妻关系的一种磨合。在每场亲密关系的开始,双方都没有接触到对方的真实存在。我们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将自己脑子里爱人的原型投射到对方身上。当发现真实的爱人和幻想中的爱人不相符时,我们会希望真实的爱人朝幻想中的方向变化,但真实的爱人一定不太愿意。反过来,真实的爱人也在对我们做同样的事情,而我们也不愿意。于是,两人产生了意志的较量。
但这个较量的过程也是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最终,在一个健康的亲密关系中,较量的双方都失败了,谁也没有改变谁,但却通过这个过程了解了彼此,看到了对方真实的存在,并产生了更密切的互动,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
归根究底,想要维持一段良好的夫妻关系并不难。虽然,夫妻之间有隐隐的权力较量,但只要大家能互相体谅,懂得让步,那你与伴侣间的关系就不会变得太差。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如果我们一直执着在自己的逻辑之中。那就永远看不懂别人,想要在婚姻关系中得到理解,就需要了解对方的想法,尊重对方才行。
如何维护良好的婚姻关系
我们了解了夫妻间存在的隐秘的权力竞争,再来看看如何维持良好的婚姻关系。
如果你希望和自己的另一半越爱越深,越爱越好,那你可能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不要对伴侣产生投射性认同!
现在很多微信公众号里经常出现这样的文章,《男朋友不给你花钱就是不爱你》、《敢反驳女朋友的男人一定是直男癌》、《没有给你买买买的男朋友不能要》……
搜一下女性情感类的公众号,这样的文章层出不穷,并且受到了很多女性的追捧,但是如果你真的把这种价值观当做《圣经》,那你就犯了投射性认同的错误。
在心理学上,有投射和认同两种说法,它们是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心理机制,每一个人际关系中都充斥着大量的投射与认同。
一般情形下,我们尽管玩投射,也渴望对方认同,但对方并不是非得这么做不可,对方没这么做,我们也不会太失望。然而,有些人会特别执着,他投射时,抱着强烈的愿望,渴望对方必须以他所期待的方式回应他,如果对方不这么做,他会严重焦虑,认为对方不爱他,这种心理机制就被称为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孤独的游戏。沉浸在这种游戏中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加渴望建立亲密的关系,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却看不到对方的真实存在,他们只关注对方是否如自己所愿,是否按照自己所渴望的方式对待自己。
换一种说法就是喜欢玩这种游戏的人都比较自私。他希望你能用他希望得到的那种方式对他,比如,要大方地让她买买买;比如要尊重他工作很忙,不要打扰他的工作。他们要求对方做一系列自己想要的事情,但他们自己却不会用对方想要的方式来对待对方。
在夫妻之间,这是一种失衡的关系,对方会诱导你或强迫你,以他所渴望的方式对待他。他会对“你是一个独立个体”这一事实视而不见,他既不关心你的想法,也拒绝真正地了解你。
无论是和这样的人相爱还是打交道,你都会觉得特别受压制,因为你只有按照他所渴望的方式对他,他才会满足,除此以外的任何方式,他都不会满意。没有人喜欢被这样对待,所以,如果想要维持良好的伴侣关系,首先就要摒弃对伴侣的投射性认同,要从根本上尊重对方。
二,不要过分依赖对方!
很多人会有依赖伴侣的情节,尤其是一些女性。其实一个人之所以会非常依赖别人,和他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密不可分。
中国家庭中的父母常常要求孩子们听自己的话,这也是一种投射性认同。父母的观念就是我养活你,你需要听我的话,这样你才是好孩子,否则你就是坏孩子。
这就导致了孩子会在心里打上一种烙印,他会在潜意识里认为我是依赖着父母而活的,我需要听父母的话。养成这种性格之后,孩子长大就很容易成为依赖性人格,像常见的“妈宝男”就是这种情况。
如果一个依赖型人格的女性遇到一个很强势的控制型男性,也许他们很般配,因为他们的性格联系恰好是互补的。这样的男人虽然会经常批评妻子无能,但其实他很享受妻子没有他就活不了了的那种感觉。
但是,如果一个特别依赖他人的女性遇到一个普通的男性,那结果可能会变得很糟糕。如果过分依赖对方,什么都要对方来做决定,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厌烦。所以,无论男女,过分依赖对方都是一种不够独立的表现,如果不想给感情造成困扰,那就要先学会独立,不要下意识地希望别人给你做判断,很多决定要由自己来完成,这才是成长的关键。
三,不要有超强的支配欲望。
生活中你一定也遇到过那种支配欲特别强的人,无论是点菜、周末去哪里玩儿、看什么电影,他都要自己做决定,然后让你顺从他,根本不关心你是否想要这样。
和这样的人呆在一起久了很容易感到窒息,他会替你做好一切决定,无论那是不是你想要的。而且,他需要你的绝对服从,这种人一般是那种支配欲望超强的大男子主义。
在支配者中大致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温情的支配者,在表达支配欲望的时候,他们会使用“我是为了你好”这一借口;二是赤裸裸的支配者,他们甚至不愿借用“我对你好”这个借口,而是直接表达这一信息“你必须听我的,否则我会让你付出代价”。
很多支配者既是赤裸裸的,也是温情的。在某些人际关系中,他们懒得披上温情的面纱,而是直接使用其拥有的权力或暴力,迫使别人服从他;而在另一些人际关系中,他们则会温柔很多。在迫使别人服从时,会同时传递出“我是为了你好”的信号。
譬如,有些人在工作单位是一个赤裸裸的支配者,在面对亲人时会表现得极有爱心和耐心,但不管多有爱心和耐心。他们一定会追求“你必须听我的”这个终极目的。
在支配者的内心,强烈地持有“我行,你不行”的这个观念,他会绝对地、一贯地认为“我行”,同时又绝对地、一贯地认为“你不行”。
若和这种支配者谈恋爱,刚开始会感觉很好,因为他们会给你无微不至的照顾。等到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这种照顾其实是一种压迫,当你不需要对方照顾时,对方就会很生气,甚至怀疑你不再爱他了。
在感情中还有另一种控制,就是用经济手段来控制你,不给你钱花。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曾经为了控制张爱玲的母亲,就用过这种手段,他不掏家用,让全家上下都花着张爱玲母亲的积蓄。张志沂认为,只要妻子的钱花光了,她就没有经费再出去留学,过自己的生活了。实际上,这是一种既下作又可怜的做法。
美国女心理学家帕翠斯·埃文斯在《不要控制我》一书中曾经提到:这样的男人是在做洗脑工作,他将自己所爱的女人的意志洗去,然后将他心中的一个女性形象加在爱人身上,并且,他们所幻想的这个女性形象都有一个共同点——永远知道他在想什么,永远不会违背他的意志。
就像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章子怡扮演的小六被日本人渡部囚禁在日本酒馆里,身心不断受到折磨,最后被渡部打造成了典型的恭顺的日本女人形象,最后丢失了自己原有的开朗与洒脱。渡部的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在抹杀对方的个性,然后凭借自己的喜好来重塑对方。在婚姻中,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方式,早晚会引起对方的反抗。
师生恋为什么不被允许?
我们了解了如何维护良好的婚姻关系,再来看一看师生恋为什么不被允许。
在现实生活中,师生恋是一个充满禁忌的话题,但随着社会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师生恋在发展着。不过大部分师生恋依旧饱受争议,并且没有修成正果。
为什么许多人不能接受,也不允许师生恋的发生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问题。
从心理学上讲,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心理医生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是同一种性质的关系,就是双方的力量是不对等的,并且是强大的一方在帮助弱小的一方成长。如果在这三种关系中产生了恋情,都可以说是一种乱伦,而处于弱者的一方——学生、孩子和来访者很容易成为受害者。
在家庭关系中,尤其是亲子关系,其最重要的价值是传递爱。父母把爱传递给孩子,帮助孩子长大成人,然后再让他们独立,走出家庭,去寻找自己的生活。之后,孩子们也会成为父母,再按照同样的方式把爱传递给自己的孩子。长此以往,我们的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秩序中不断发展和繁衍的。
如果这种秩序发生了突变,比如,孩子和家长产生了爱恋的关系,秩序就会被打破。心理学曾经指出,在孩子3~6岁期间,都曾有一段恋异性父母的时期,男孩恋妈妈,女孩恋爸爸。从实质上讲,这种“恋”和通常所说的恋爱并无二致。
不过,孩子对父母的这种“恋”是不能被满足的,因为父亲的伴侣是母亲,母亲的伴侣是父亲。他们不仅相互恋,而且彼此支持,此外还有性关系的深度满足,这些都是孩子做不到的。当孩子的“初恋”受到挫折,他们深深地感到没有被满足时,就会被这种未满足感推动着走向外面的世界,先和其他人建立友谊类的关系。等进入青春后期,也开始建立恋爱类的关系。
假如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满足了对异性孩子这种“初恋”的渴望,与这个孩子建立起极其亲密的关系,并将自己的伴侣丢到一边,甚至与孩子发生了性关系。那么,这个异性孩子与其他人建立深度关系的动力就会消失。他就不会那么强烈地需要走出家门,与其他人去建立友谊,去寻找真正属于他的恋人。
现实中,有很多年龄很大,还没有结婚甚至也没怎么谈恋爱的人,其核心原因就是他们与父母的关系太密切了,以至于他们缺乏和别人建立关系的动力。
另一方面,由于孩子的身体、心理的成长都源自父母,如果父母强烈地需要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很少拒绝父母。甚至,一些被父亲性骚扰甚至强奸的女孩,她们的内心深处其实是不反对满足父亲的。
曾经有个女孩在被父亲性骚扰之后,羞愤交加,父亲也因为自己的行为感觉愧疚自责,于是跪着求女儿原谅。女儿流着泪回到学校,却在不久之后,与一位在许多方面都与父亲非常相似的男老师同居在了一起。这是因为,虽然女儿表面上抗拒父亲的骚扰,但其实她的内心是渴望自己父亲的,但由于社会道德的压力,使她只能在别处寻找出口,获得被爱的感觉。但对于女孩的一生来说,与一位有家室的和父亲同龄的男老师在一起,无异于误入歧途。
师生关系的性质与亲子关系非常像,老师和父母一样,主要职责是传递爱,帮助孩子成长。好的老师会和好的父母一样,和自己的学生建立起密切而深厚的关系。
并且,优秀的异性老师,一定会唤起很多孩子的爱恋,这其实是因为好的老师特别像父母,结果令孩子对父母的“初恋”转移到了老师身上。这种爱恋一旦产生,如果老师想与自己的学生谈恋爱,那就非常容易得手。
因为学生正处于对老师仰慕的状态,如果是自己爱慕的老师也向自己表达了爱意,那此时的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余地,他会立刻奋不顾身的投入到老师的怀抱。
就像在电影《男人四十》中,非常喜欢自己语文老师的胡彩兰,不止一次对老师林耀国表达爱意,林耀国在胡彩兰年轻的魅力之下折服,以至于两个人开始了一场短暂的情缘。虽然,胡彩兰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他们之间也好合好散,但现实毕竟和电影不同,你自以为能够掌控的一切,却往往都会失控,尤其是对一个价值观尚未稳定的年轻人来说,当他们企图和一些有家室、年龄差距巨大的人相恋后,结果只能是受到伤害。
心理医生是一种和老师类似的一种职业,好的心理医生,几乎必然会让自己的异性来访者“爱”上自己,如果他们想和自己的来访者谈恋爱,会特别容易成功。但如果他们这样做了,则有一种乘人之危的嫌疑。
下面我们来对师生恋,父母与子女乱伦或是医生同患者恋爱这三类关系做一个总结。人们之所以反感这三种关系,甚至称之为“乱伦”,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这三种关系中有一方实力薄弱,像学生、孩子、患者,他们还尚处于一种不够稳定的精神状态之下,因为经验有限,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又因为渴望爱,所以向身边的人寻求“爱意”。如果有人接受了这种爱意,不但是不负责任的做法,甚至会危害到对方的人生。
其次,这三种关系中,彼此间年龄差距一般很大,而像老师、心理医生大部分都已经是已婚人士。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依旧与自己的学生或病人发生了恋爱,不但是对自己家庭的迫害,还会因个人欲望伤害一个年轻人。
最后,当孩子与家长发生爱恋行为之后,孩子会因为与父母相爱失去向外界探索爱的兴趣;与老师谈恋爱的学生会被定格在此时此刻,他们还有跟美好的未来,很多师生恋的年轻人都因为这样一场畸恋耽误了人生。医生和患者也一样,患者因为脆弱需要爱,所以“病急乱投医”,可等到他们好了之后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并不想要与医生之间的这种爱。
人善被人欺——为什么?
我们了解了师生恋为什么不被允许,再来看看为什么人善被人欺。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是一句众所周知的谚语,也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相信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可以看到大量的“人善被人欺”的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2005年,新闻爆出在珠海做保姆的女孩蔡敏敏受到其雇主魏娟长达五年的虐待事件。此事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对蔡敏敏的施虐过程中,魏娟曾使用擀面杖、拳头、刀子等诸多手段致使蔡敏敏面部严重毁容,精神恍惚,牙齿掉光,重度残疾等。如此残忍的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哗然,人们不懂为什么魏娟要这样凶狠地虐待一个小女孩,也不明白蔡敏敏为什么不知道反抗,以至于受到了长达五年时间的迫害。
作者经过分析认为,魏娟是在拿蔡敏敏当自己的替代品,她把蔡敏敏当成了自身的一部分。在魏娟心中有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的施虐者”,一个是“内在的受虐者”。她折磨蔡敏敏,就是她“内在的施虐者”在折磨“内在的受虐者”。每次打完蔡敏敏,魏娟会哭着向蔡敏敏道歉,此时就是魏娟“内在的受虐者”在对蔡敏敏表示怜悯。
魏娟将内心施虐与受虐的关系投射到了她与小保姆的外部关系上,她内在的这个关系模式有多病态,对小保姆的折磨就有多残酷。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对“内在的父母”和一个“内在的小孩”。那么,我们是怎么把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关系上的呢?
答案是如果对方像自己“内在的小孩”,我们就会将“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对方身上,而自己以“内在的父母”自居;如果对方像自己“内在的父母”,我们就会将“内在的父母”投射到对方身上,而自己以“内在的小孩”自居。
这是最基本的投射规律。由此,就引出了“人善被人欺”的结局。真正的善良是一种有包容力的强大,但常见的善良则是绵羊一般的软弱和顺从,假如你具备的是这种善良。那么,别人很容易将他“内在的小孩”投射到你的身上,而他则会以“内在的父母”自居。
如果这个人的“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是羞辱与被羞辱的关系。那么,当他把“内在的小孩”投射到你身上时,就会忍不住羞辱你。
在亲子关系中,如果大人向孩子施暴时,在承受暴力的那一刻,无论大人是什么理由,孩子心中一定会有愤怒产生。
不过因为太渴望获得养育者的亲近,也因为养育者的力量太过强大,孩子会惧怕失去爱,也惧怕遭到更严厉的惩罚,所以不敢表达愤怒。这种体验日积月累之后,就会让这个人的“内在的小孩”充满窝囊感。
然而,这个“内在的小孩”是渴望反抗的,他会恼怒自己为何不敢反抗,为何这么窝囊。于是,当这个人欺压弱者时,他一方面会希望欺压成功,可以将自己“内在的小孩”完美地投射在对方身上,另一方面也渴望弱者能够奋起反抗,假如弱者真的反抗了,将他彻底打倒。这时,欺压者反而会尊重弱者的反抗,甚至还会感激弱者这么做。
因为,弱者将扮演强者的他打翻在地,这就实现了他“内心的小孩”的反抗愿望。
所以,魏娟之所以一再虐待蔡敏敏,并且愈演愈烈,其实是因为希望得到蔡敏敏的反抗。可是因为蔡敏敏长期生活在父母告诉她的“听话才是好孩子”的价值观之下,她以为只要默默承受,就不会受到魏娟变本加厉的残害了。其实恰恰相反,她越不反抗,越激怒魏娟的暴力相向,如果她能奋起反抗,也许魏娟就会放过她。其实魏娟的这种心理就是既希望你顺从,又恨你的顺从。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善被人欺的根本原因就是“被人欺”的人不会反抗,以至于遭到了他人更多的欺负。就像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施特罗夫一样,无论主人公斯特克里兰怎么辱骂他,他都不会生气,以至于斯特克里兰一次又一次地伤害他、侮辱他,并且毫无愧疚之心。
如果你想被人欺负,不想被人一再伤害,就需要在别人冒犯你时奋起反抗,给那些人一点颜色瞧瞧,这样他们就不再敢伤害你了。另外,如果一个人执着地欺负你,你没办法反抗,那你能做的就是远离这个人,不要再和他凑合在一起。这样才能避免受到更深的伤害。
在现实生活中,人善被人欺的那一类人通常被我们称为“老好人”。这些人好得过了头,对别人的要求有求必应,但这种“好”,不但不会受到别人的感谢和尊重,反而,会有人觉得他做什么好事都是应该的。
并不一定是因为这些人有多坏,而是因为老好人过火的“好”给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老好人”们太渴望别人的认可,以至于无私奉献,放低姿态讨好他人。让人们觉得他很愚蠢且廉价,因而人们在心底里轻蔑他。
老好人如果想要改变这种境遇,就需要杜绝自己的善意泛滥。这不是让你不再保有善意,而是希望你能控制善意的输出。物以稀为贵,善意也是一样,它一旦变多了就会像金钱一样贬值,以至于没人珍惜。
另外,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样。在受到欺辱时,一定要懂得反抗。如果不反抗不但不能大事化小,反而会引起那些人变本加厉的欺辱。蔡敏敏身上发生悲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她一直以来逆来顺受,没有反抗造成的。所以,在你遇到不公平的对待时,一定要拒绝、反抗或者是远离,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到止损,更好地保护自己。
这本《为何越爱越孤独》着重从亲子、婚姻、心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一个懂得爱、珍惜爱的人,不会再越爱越孤独了,祝大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