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某个更大事物的一小部分,而这个更大的事物一旦被看见、被理解,就为组成它的所有部分提供了存在的背景与意义。
浅析:此处的“更大事物”指的是什么?杰德在文中将它指向“三部曲”。要弄懂杰德所指“更大事物”指的是什么,就要弄明白他在《三部曲》(即《灵性开悟:不是你想的那样》《灵性的自我开战》《灵性冲撞》)中谈到了些什么。
在《灵性开悟:不是你想的那样》一书中,杰德认为,开悟是关于了悟真相,而不是要成为更好或更快乐的人,不是要达到个人成长或灵性进化。
在《灵性的自我开战》一书中杰德认为,大多数人毕生都活在虚假的伪装与错误的身份认同里,且毫无保留地拥抱着这种虚假的自我,误以为这些平面而没有深度的角色,就是自己的真实身份,并紧抓不放。这种被自我紧紧束缚住,动弹不得、麻痺僵呆的状态,就是“人类孩童”的特征。其实,只要我们愿意,随时可以离开这种状态。而人类成人的特色就是臣服、随顺生命之流,为自己的情绪和生命负完全的责任,和宇宙的频率同频共振,对于人类成人而言,“心想事成”是生活的常态,而不是奇迹。
在《灵性冲撞》一书中,杰德谈到,他的开悟是借由“了悟真相”达成的。他的开悟之道极其单纯:坐下来,排除杂念,问自己什么是真实的,直到你确实知道。他称这个方法为“灵性自体解析”。杰德版本的开悟没有怪力乱神,不依赖任何外力,而是运用“灵性自体解析”对“自我”下手,让自己陷入前无出口、后无退路的极端绝望里。这条觉醒之路必须自己走,不能依靠外力。
上述内容来自百度搜索。
通过上述三部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杰德关于开悟的一些重要观点,在他看来,开悟与了悟真相有关,他的开悟就是借由“了悟真相”达成的。真相是什么?无法用言语说明,他只能勉强描述为“空无一物的空间、虚空、无我、非二元、无相对的意识”。如此,我可以将他所说的“更大事物”理解为他了悟到的真相——我在/意识。
杰德本人就活在这个真相里,与空无一物的空间(虚空)融为一体,他就是这个整体中的一小部分。这个真相只要被看见,均可以为其组成部分提供存在的背景和意义,如同海洋与浪花、天空与白云。
3.我是一个功能性零件,一台机器的一部分。
我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我执行我的工作,扮演我的角色。我有身为人的体验,但我了解自己是一项功能。 我对我的功能有共鸣,却对我身为人的特质没有丝毫感觉。
浅析:这段文字描述了杰德的生命状态,他活在一个很大的整体中,他将这个整体比喻为一部机器,而他只是这部机器的功能性零件。他存在的目地就是为了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那就是扮演好应当扮演的角色。
在这种生命状态里,杰德不会刻意去做什么,因为他不是活在头脑中,而是活在意识里,只有当他接到意识发出的指令后他才会去做事。这时候,他的做就是无为而为。
说点杰德的故事。几十年前,他走过了一段很少有人走的旅程(用西方人的说法叫“灵修”,用东方人的说法叫“修行”),然后写了三本书(《灵魂开悟三部曲》)。在这段旅程的终点,他得到了一些东西,其中之一就是全然的了悟——完整而确凿地理解一切事物。用视角学理论解释,“全然的了悟”就是一种全视角,能洞察一切事物的真相。
杰德原本没有想到写下《开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这本书的,当他住在一个小旅馆里,突然看到电视里的道雄博士在谈解释一切的理论,激发了他心中的某个东西,然后他就想到了他的确有一个可以解释一切的理论(意识主导论),他从来没有和人分享过,他觉得自己似乎应该把这个理论传达出去,于是就有了这本书的诞生。这就是“无为而为”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杰德的生命状态里,他有着身为人的生命体验,但他却忘记了生而为人的这个肉身(物质)的存在,他只对他作为人的功能性存在有共鸣。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已经处于一种“无我”的状态。
从杰德的自述中,我们了解到他在完成了一段很少有人去走的旅程之后得到了一些东西,这本书就是他奉献他所得东西的一部分。这样看来,杰德虽然开悟了,但他还是没有彻悟,如果彻悟之后,是没有“得到一些东西”的概念的,而应当是“一无所得”。
实际上,真正得道之人,除了明白之外,确实一无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