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多少有些产后抑郁吧,今天情绪也小爆发了一次。
家里来了客人,热热闹闹的,我本是喜静的,招待完客人送他们离开已经让我觉得精疲力尽。我热爱独处,生完皮皮,家里多了月嫂和孩子奶奶,大嗓门的月嫂、毫无边界感的孩子奶奶,这一切都让我觉得心理空间一直在被挤压。
我在哄孩子入睡,他们在喝茶嗑瓜子谈笑风生,我心里很不平衡,决定去我妈那散散心。
出门前跟孩子爸爸交代了一下,本来没什么事,我走过去,正好听到他们在谈论我做的手工,孩子爸爸说:“孩子他妈会织围巾、织手套、织帽子、织鞋子袜子,就是学习没有这么用功。”本是玩笑话,可我心情不好,正触了我的霉头。我发了火:“我一天24小时里有23小时就呆在那个狭小混乱的房间里陪着孩子一起,那你们呢?你们就觉得想逗着孩子玩了,逗完了就把孩子还过来了。那你考虑过我的感受没有?你现在还这样说我?我觉得我为孩子付出已经够多了,我已经牺牲了我的个人独处时间,个人独处的空间以及我的职业生涯,你还这样说我,我过得就这么没自尊没自我吗?”
我在卧室门口踱来踱去,进进出出好几次,最终还是没忍心把睡熟的皮皮抱走和我一起夺门而出。
去我妈那的路上,我越想越委屈,最近遇到一份工作机会,给的薪水至少能让目前的薪水翻一番,但是可能会加班,会提前结束产假。我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拒绝了。我缺钱,但还没缺到非得出去996,高薪让我很心动,但是还不至于让我放弃陪孩子的时光。孩子的成长就那么几年,错过了是花再多钱也买不回来的。
虽然在事业和孩子面前,我选择了孩子。可是我偶尔还会略有不甘,还是会疑惑:我是应该尽可能多陪伴她一点,还是牺牲一些陪伴时间为她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事我想不透,选择哪个都有优势,选择哪个也都会后悔。
也罢,多思无益。选择的动力应该来源于内心,选择哪个都不要辜负自己,孩子很重要,但是做完整的自己更重要。
“一碗汤”的距离不愧是父母和孩子的最佳居住距离。后来我带皮皮去了我妈那里,窗外的树叶轻轻摇曳,耳边是皮皮吃奶的吸吮声和我妈小憩的呼吸声,以及略过窗台温柔的风,一切都无比宁静,心境也明朗许多。我又开始琢磨要不还是换个工作赚点钱给自己买套小户型吧,我果然还是需要清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