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看《让文字在指尖流淌》,开篇就是给学员的第一封信。其中有一句话触动了我:不要期待从写作中获得的都是乐趣,写作诚然有时会让你感到愉悦,但在更多的时候,他会让你厌倦,特别是开始写了一两周之后,你可能觉得所有的练习都非常无聊。
这句话简直就是对我说的,加入每日写已经写了13篇(不含此篇)。最开始写作时会配图会并且在开始写作前构思好文章的框架,然后根据框架去开始写,整篇文章尽量做到有依有据,有头有尾,而且必须是正能量的向上的。写到中间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写作,就开始随意写。写到现在,觉得随意写也没有什么意思,就开始弃笔,懒得写了。
除此之外,每日看到大家都在非常认真的写,而且写的质量特别高,而自己又写得不如其他人,更是受挫。于是更加逃避去写,并且借着各种理由推卸写作的任务——最近事太很多,回到家里就已经累趴,不想再写这种没有太多意义的东西了,而且写了也没什么作用。
已经偷懒三四天了,并没有一种很轻松的感觉,反而是每天都带有一种负罪感。特别害怕每天看到大家交作业,害怕自己又写不出来,害怕自己写的东西没有别人好,害怕丢失了最开始加入每日写的初心。
看到这封信,说明这是正常现象,我应该去接受这种现象。就如书中所说:当你不喜欢做练习时,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完成练习。用行动本身,去截断你的疲倦、沮丧、不耐烦,以及其他许多心理和生理状态。 写作的过程其实是自体创建的过程,你既不是通过写作来寻求欢乐,也不是通过写作来受罪,而是通过写作,来获得原创作品,发现自我,以及疗愈自我的。
量变发生质变,所有的练习都是烦躁的、无聊的。如果我们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讲师,就要通过不断练习讲课,不断优化课程内容,最终成为一个让学员喜欢、自己满意的讲师;如果我们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就需要不断练习各种心理咨询技术,通过来访者的反馈不断改进,最终成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咨询师。
ps:我现在写东西经常用输入法的语音识别功能,当我想到什么我就直接说,也不怕说错,然后输入法直接翻译,所以及时保存了当时的灵感和思路。这种记录速度也特别快,不像打字速度那么慢,而且随时随地可以进行,非常方便快捷。特别推荐大家用这种方法。百度拼音有语音识别,搜狗拼音也有语音识别,还有其他很多都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