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看到女儿写的一分钟班级演讲稿,围绕“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来写。
“记得那一天放学突然下雨,舞蹈班的女生把书包里常备的一把伞送给了我,她知道我家比较远,而她自己则快速地跑向雨中……吾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生活中人人都对别人表示出一点点友善,这个世界就可以变得更温暖!”这是女儿写在纸上的,看来“雨中送伞”这模版,她信手拈来呀!
这事儿如梗在喉,让我揣揣不安,中午吃过饭,趁女儿休息的空档。我对她说:“我看了你写的每日演讲,勿以善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不为,这个话题可以写出很多,我们生活中很多这样与人为善的现象。可能你整天在学校,这方面接触到的不太多,妈妈给你提供一个事例,是真实的。”
“上一次,我在街上买樱桃,看到那位老婆婆的樱桃又大又红,想着她那么大的年纪了,也想照顾照顾他的生意,我便挑了一些,一共10元钱。付钱的时候才想起来,自己就带着手机上街了,可这老婆婆也没有微信收款码。怎么办呢?应该给他付现金的。我看到旁边有一个买苹果的中年女人,我试着给她讲,因为老奶奶不会用微信收款,要付给她现金。我能不能扫10元钱给她,她在给我10元现金?想不到,那个中年妇女很快就答应了,她给了我10元钱,我付给了老奶奶。”
“在这个事例中,那个中年妇女的行为是难能可贵的,虽然她做的是一件非常小的善事,但是也是了不起的。因为同是做生意的,我没有买她的苹果,而是买了别人的水果,她没有理由帮助我,她拒绝也属正常,但是她没有,这就是善。”
我说着,女儿陷入沉思。
一会儿,她说:“我也经历了一件事,特难忘。上周五放学我坐公交车回来,特别挤,我们都是被别人挤上去的,公交车的门都快关不住了,走道上站的都是人。我们上车都好一会儿了,突然后面有一个人叫着我对我说,让我把一块钱,递到前边儿,让前面人帮忙递过去,投到投币箱里。”“你说这件事儿,如果他不投也没有人知道,反正他已经上来车了,司机也没有看见他没投钱,但是他却又要我们帮忙把钱投进去。你说他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呀,有的人不理解了,可能觉得他想逃票,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很多人就不想再去投票了,但是他就不同了,仍然坚持把票投进去。”
“对呀,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人并没有觉得别人没有看见他没买票,他就去逃票,而是非常诚实的投票,这也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典型的例子。”我回应她的讲述。
善,有时是一份责任;善,是一份信任;善,更是一份温暖;善,会传递,会传递给更多的人。